【摘 要】
:
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于与中国相邻,自古以来,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就十分频繁。而中国人在缅甸境内移民定居人数日渐增长。根据缅甸移民史可知,缅甸的华人非常多,华人群体的文化需求和文化认同影响着中华文化在当地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长期居住在缅甸的华裔既保留着中国文化的根基,又受到了缅甸文化的影响。现如今,那些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移民缅甸的老一辈华人已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的缅甸华裔正如雨后春笋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于与中国相邻,自古以来,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就十分频繁。而中国人在缅甸境内移民定居人数日渐增长。根据缅甸移民史可知,缅甸的华人非常多,华人群体的文化需求和文化认同影响着中华文化在当地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长期居住在缅甸的华裔既保留着中国文化的根基,又受到了缅甸文化的影响。现如今,那些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移民缅甸的老一辈华人已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的缅甸华裔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认知情况,是需要我们去密切关注的。本文以缅甸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的179名华裔中小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围绕“中国年俗文化认同”展开分析研究。从体现年俗文化的物质文化,伦理文化,心理文化三个层面具体分析缅北华裔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年俗文化的认同现状,以及他们在性别,文化程度,家庭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表现。结合缅北华文教育背景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缅甸云华师范学院的华裔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年俗文化符号的认同普遍较高,但对年俗中的文化寓意认同程度一般,很大一部分华裔被试对年俗文化中文化寓意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2)不同性别、身份认知、家庭语言环境、汉语学习兴趣的华裔中小学生在年俗中物质文化、伦理及心理文化的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华裔被试的性别、身份认知、家庭语言环境、汉语学习兴趣均对中国传统年俗文化的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3)从宏观上来看,云华师范学院华裔中小学生对中国年俗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国家政策,其中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最后,笔者通过华裔被试对中国传统年俗文化认同的调查分析,从学校教育和汉语教师两个角度,对加强华裔年俗文化认同提出参考性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泰两国经济、文化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泰国的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也在日益增加,这对泰国学生的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部分学校的汉语教学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教材缺乏、教学形式不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条件下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主题式教学强调以主题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不局限于教材,符合泰国初级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利于教师灵活掌控和实施教学计
主题式教学提倡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学习,该模式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使教学更有成效,得到不少汉语教师的青睐。但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适应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在泰国中学汉语教学中,因为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等原因,主题式教学在泰国中学汉语课堂中的应用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属于有效课程教学的思维,它提供了一套规划程序和框架来指导课程、评估和教学设计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之下,中尼的关系日益紧密。2005年8月,国家汉办向尼泊尔派出了21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至今已有十四年的时间,尼泊尔汉语教师志愿者人数累计800多人次,尼泊尔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需求量上升反映了尼泊尔人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但是尼泊尔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尼泊尔任教学校的特殊性以及中尼社会环境的差异等导致尼泊尔汉语教师志愿者普遍存在身份认同的问题。研究尼泊尔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身份认同存
初级汉语综合课注重将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统筹兼顾起来,是学习者积累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阶段,而当前的初级汉语综合课通常以教师讲解为中心,更多地强调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培养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更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初级汉语综合课的特色和优点。体演文化教学法是一种以体会和演练目的语文化为目标的教学法,注重让学习者在模拟的目的语文化情境下准确得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自2007年设立以来,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而汉语国际化推广过程是一项涉及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对汉语教师来说跨文化交际是日常教学、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探究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素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媒介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英语媒介语在泰国初级汉语课堂中的使用情况。笔者以泰国东北部拉达纳武里中学的学生和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研究后发现使用英语媒介语有助于推动汉语教学,尤其对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有很大帮助,证明了使用英语媒介语的必要性,同时得出使用英语媒介语的频率在20%-30%之内教学效果最佳的结论,对前人所说英语媒介语使用“度”的问题做出了具体说明。本文具体分为三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不断深入,使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学术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马来西亚更是凭借其地理优势和独特的人口结构优势,使得其汉语教学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但是,在不同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马来西亚汉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也不例外。目前汉语教材版本多样,但国内学者编写的通用型汉语教材不能很好
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在学习汉语的热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来韩国职业高中汉语教学也在蓬勃发展,学习汉语的职高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汉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影响学习兴趣,而且直接作用于学习效果,因此研究学习动机对职业高中有着独特且重要的意义。在韩国职业高中进行教学实践时,发现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高等问题,阻碍了职业高中学生汉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和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先后于2014年4月和2016年6月开始运行,此后和加纳当地多所学校开展合作,前后共设立12个孔子学院教学点,培养对象包括小学、初中、成人等。教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但是教学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我们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推动加纳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本文采取专业理论与实践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以加纳大学孔子学院下属教学点阿尔罗亚国际学校为切入点,以小见
绕口令是我国一种民间语言游戏,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淆的字,组成重叠、绕口的句子并要求一口气迅速念出,在国内绕口令通常作为语言工作者矫正发音的一种手段。外国学生在讲汉语时,“洋腔洋调”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改善外国尤其是蒙古国学生发音问题尚未有有效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绕口令应用于蒙古国初级汉语语音教学,探究改善蒙古国学生语音状况教学的新思路。本文依据在蒙古国语音教学的实际经验,运用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