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加减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candy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减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该方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纳入符合肥胖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维持原个体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证候积分、体重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C肽、血脂、尿蛋白、肾功能、血清抵抗素及尿L-FABP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证候积分的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与其治疗前比较,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证候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改善体重指数的作用:治疗组患者与其治疗前比较,体重指数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与其治疗前比较,体重指数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对体重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降糖作用:治疗组、对照组患者FPG、2hPG、HbA1c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与其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降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5)调脂作用:治疗组、对照组患者TG、TC、LDL-C与其治疗前相比均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降脂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6)改善胰岛功能的作用: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空腹血清C肽均较其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7)降低尿蛋白的作用:治疗组、对照组患者24hMAU、24hU-TP较其治疗前均减少(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8)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治疗组、对照组患者Scr、BUN均较其治疗前下降,Ccr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9)对血清抵抗素、尿L-FABP的影响: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清抵抗素、尿L-FABP较其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三仁汤加减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2)三仁汤加减方能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患者证候积分、体重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指标,调节血脂代谢,改善空腹血清C肽及肾功能指标,影响血清抵抗素、尿L-FABP指标表达水平。(3)推测三仁汤加减方的作用机理可能在于:调节糖脂代谢过程中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异常表达,抑制氧自由基、炎症因子等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相关信号通路激活。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疼痛视频教育在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3例癌症疼痛患者按住院时间段分组,对照组接受责任护士的口头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视频教
建立了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罗汉果糖苷(V)含量的方法。点样于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乙醇-水(8∶2∶3)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显色,单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λ=500nm。结果表明,罗汉
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浸泡型桑椹果酒制作工艺,选择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粉碎时间为自变量,浸泡型桑葚果酒总糖、总酸、总黄酮、感官综合评分作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因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适当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笔者自2011年6月~2012年12月采用心理干
本文通过列举一些典型的文化因素对口译的影响来说明译员在进行口译时要充分掌握文化的差异。
目的:通过观察滋阴活血解毒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对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基石。在确立教师专业知识的认知论基础及分析已有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研究基础上构造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开放性认知模型。
20世纪80年代,师范院校各个学科专业体现师范性质的课程是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三门必修课程加教育实习;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增加了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选修课程以及
<正> 蛋白质品质是衡量油料蛋白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而蛋白质品质又是由其氨基酸组成及蛋白质变性程度二项指标来衡量的.生产食用蛋白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使蛋白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