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Al(Cr)复合镀层及其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nd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冶金、能源、航空航天和化工等领域中,许多零部件往往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对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电沉积镍基高温复合镀层是提高材料高温氧化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该工艺具有镀层成分多元、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势而日益受到重视。Al、Cr作为重要的高温氧化元素,能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金属基体不被氧化。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对Al、Cr颗粒进行Si O2包覆改性,通过电沉积成功制备了Ni-Co/Al(Cr)复合镀层,对复合镀层进行高温氧化性能测试,获得了一些有用结论。采用溶胶-凝胶法对Al、Cr颗粒进行表面包覆改性,以包覆后颗粒的组织结构、粒径大小、包覆膜致密性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Al、Cr颗粒的包覆改性工艺,得出Si O2包覆Al(Cr)颗粒的较合适工艺为各物质质量(g)体积(m L)比mAl(Cr):m TEOS:m乙二胺:VKH-550:VH2O:V无水乙醇:V乙醇溶液=1:1.5:0.75:0.3:36:20:6,包覆温度为40°C,包覆时间为5小时。颗粒表面包覆膜为非晶态结构的Si O2;超声波分散处理能有效改善颗粒团聚现象,提高包覆颗粒的分散性,包覆Al粉颗粒粒径减小31%,包覆Cr粉颗粒粒径减小14%;包覆时间和包覆温度对包覆颗粒粒径分布及包覆膜的致密性有显著影响,包覆颗粒粒径随包覆时间和包覆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较合适包覆工艺条件下包覆Al粉平均粒径为8.583um,包覆Cr粉平均粒径为8.161um;包覆膜致密性随包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随包覆温度的提高先增加后急剧降低,较合适包覆工艺条件下Si O2包覆Al(Cr)颗粒在0.1mol/L盐酸溶液中的缓蚀率分别为98.3%和97%,可有效防止Al(Cr)颗粒在酸性镀液中的溶解。电沉积Ni-Co/Al(Cr)复合镀层的工艺条件为:1g/L包覆Al粉(2g/L包覆Cr粉或2g/L包覆Al粉和Cr粉的混合粉末,其中混合粉末质量比为1:1)加入Ni-Co基础镀液中,镀液温度45°C,p H 3.2,机械间歇搅拌频率(每小时搅拌次数)为3,该工艺下制备了3种复合镀层Ni-Co-27.82Al、Ni-Co-33.23Cr、Ni-Co-12.18Al-16.19Cr(质量百分比)。包覆Al(Cr)粉与Ni-Co基质金属共沉积制备Ni-Co/Al(Cr)复合镀层镀态时第二相粒子能改变晶粒择优取向,镀层有非晶化转变倾向。NiCo/Al(Cr)复合镀层是一种含Al(Cr)颗粒的镍基固溶体结构,与基体结合紧密;800°C扩散热处理后Al颗粒在复合镀层中发生扩散,较均匀地分布在镀层中,同时Ni和Al发生反应由第二相粒子转变析出Al3Ni2相和Ni3Al相,Cr颗粒则主要通过元素扩散作用向基质金属内扩散,镀层晶化;800°C扩散热处理80min后镀层成分均一,结构稳定;镀层硬度随着扩散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Ni-Co-27.82Al、Ni-Co-33.23Cr、Ni-Co-12.18Al-16.19Cr 3种复合镀层在900°C氧化20h后质量增重分别为0.99mg·cm-2、1.14mg·cm-2、4.39mg·cm-2,在1000°C氧化20h后质量增重分别为1.91 mg·cm-2、5.87 mg·cm-2、6.16 mg·cm-2,含Al复合镀层表现出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3种复合镀层氧化动力学曲线都基本遵循抛物线增长规律。复合镀层在900°C和1000°C下恒温氧化20h后,镀层外表层都产生了具有小平面特征的Ni O氧化物,Ni-Co-27.82Al复合镀层氧化层次外层为Ni O、Al2O3和Ni Al2O4组成的复合氧化物,Ni-Co-33.23Cr复合镀层氧化层次外层为Ni O、Cr2O3和Ni Cr2O4组成的复合氧化物,Ni-Co-12.18Al-16.19Cr复合镀层氧化层次外层为Ni O、Al2O3、Cr2O3、Ni Al2O4和Ni Cr2O4组成的复合氧化物;在900°C氧化时,Ni-Co-27.82Al、Ni-Co-33.23Cr复合镀层氧化层致密连续,镀层抗高温氧化性能优异;在1000°C氧化时,Ni-Co-27.82Al复合镀层氧化层依然致密连续,镀层抗高温氧化性能较好,而Ni-Co-33.23Cr复合镀层氧化层致密性下降、扩散性能增强,镀层抗高温氧化性能急剧降低;Ni-Co-12.18Al-16.19Cr复合镀层在900°C和1000°C氧化时,氧化层完整连续,但抗高温氧化性能较差。
其他文献
教学改革要求是各个学科教学中必须要遵循的内容,教师要不断掌握改革要求,根据要求改变教学策略,使教学结果达到改革要求.目前的改革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基于此,教师要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摄影》课程是一门艺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该文重点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摄影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以及该门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方法,试图深度进入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摄影》
新时代给酒店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洲际酒店集团作为国际酒店集团,扎根中国30多年,以真正的待客之道企业文化深受追捧.洲际英才学院作为培养酒店业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可洲际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在信息技术人才培育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从当前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实际
该文通过实践研究,联系小学四年级学生各方面特征,探究合作学习对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并对四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然后,通过对沈丘县实验小学四年级(2)班合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国内教育领域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课堂组织模式,并且应用效率较高,将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和翻转课堂相互结合,能创造出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基于此,该文首先分析
本论文研究了Fe-Zr-Ce、Fe-Zr-Nd和Al-Fe-Ce三元系773K等温截面相图中的相关系,主要内容如下:   1.Fe-Zr-Ce三元系773K等温截面相图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金相分析等实验
Mo-Cu合金具有高导电导热性、低且可调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材料、热沉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散热元件等领域。但由于采用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Mo-Cu合金
餐饮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确保餐饮食品安全,餐饮食品安全控制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构建,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餐饮食品安全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