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设计方案,社会养老保险主要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组成。我国虽然早在十三年前就出台了有关企业年金发展的政策,但实际发展却很缓慢,目前企业年金制度覆盖的企业职工仅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职工的7%左右,其第二支柱的地位还远未实现。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出发,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障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在结合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经验的基础上,对我们究竟该如何推动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一章研究的是企业年金的概述。笔者主要就企业年金的定义、企业年金产生的背景从国际范围的角度做了简单的介绍,并用表格的形式列举了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中企业年金占GDP的比重和覆盖程度。随后分析了各国企业年金的共同特征,其中重点突出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性。另外,笔者还用了较长的篇幅对与企业年金相关的理论(企业年金和税收、企业年金体现的经济关系、企业年金与经济增长),给予了较详尽的论述。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发展企业年金的意义。笔者提出:我国发展企业年金有巨大的空间;发展企业年金是我国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发展企业年金既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政府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逐步降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过高的替代率问题;发展企业年金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自身竞争力,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企业年金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等观点。 第三章笔者从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制度背景、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总体情况(其中包括地方发展和行业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对于影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障碍和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年金发展缓慢,运行机制很不规范;(2)缺少税收优惠政策,阻碍了企业年金的发展;(3)缺乏明晰的企业年金组织结构,尚未构建起企业年金主体间合理的框架体系:(4)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还无法满足企业年金发展的要求,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不畅、运营效率低下;(5)缺少专业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等。 第四章在前三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1)从根本上明确企业年金的性质,对企业年金进行定位;同时根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企业年金的推广过程中,区别对待,分步实施。(2)逐步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为企业年金发展提供空间;(3)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企业年金组织结构;(4)DB计划和DC计划的选择:在现阶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允许DC计划和DB计划的共存和竞争,鼓励实行各种混合型计划,(5)充分发挥寿险公司的自身优势,在企业年金的发展中发挥作用;(6)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建设,拓宽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7)借鉴国际经验,构建企业年金基金监管体系,推动我国企业年金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