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昆虫种类繁多,与昆虫共生的微生物也多种多样,昆虫共生真菌是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本论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杜比亚蟑螂(Blaptica dubia)共生真菌曲霉属Aspergillus sp.Bdf-2为研究对象,通过大规模发酵提取和制备其次生代谢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和鉴定得到单体化合物并测定其生物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大米固体培养基发酵,共制备石油醚层次生代谢产物20.7 g和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种类繁多,与昆虫共生的微生物也多种多样,昆虫共生真菌是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本论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杜比亚蟑螂(Blaptica dubia)共生真菌曲霉属Aspergillus sp.Bdf-2为研究对象,通过大规模发酵提取和制备其次生代谢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和鉴定得到单体化合物并测定其生物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大米固体培养基发酵,共制备石油醚层次生代谢产物20.7 g和乙酸乙酯层次生代谢产物113.5 g。通过减压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重结晶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手段从共生真菌曲霉属Aspergillus sp.Bdf-2的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次生代谢产物中共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其中Bdf2-B、Bdf2-D和Bdf2-E分离自石油醚层,Bdf2-A、Bdf2-C、Bdf2-G、Bdf2-H、Bdf2-I、Bdf2-K和Bdf2-L分离自乙酸乙酯层。(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二维核磁共振谱(COSY、HMBC、HSQC和NOESY)和高分辨质谱(HR-ESI-MS)等多种波谱学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10个单体化合物最终鉴定为Terphenyllin(Bdf2-A)、4,4’’-Deoxyterphenyllin(Bdf2-B)、4″-deoxyterphenyllin(Bdf2-C)、Dechlorflavonin(Bdf2-D)、3’’-hydroxyterphenyllin(Bdf2-G)、Fellutanines A(Bdf2-H)、3,3’’-dihydroxyterphenillin(Bdf2-I)、Protocatechuic acid(Bdf2-K)和Candidusins A(Bdf2-L),其中Bdf2-E为新化合物,命名为4’’-Deoxy-2’-methoxyterphenyllin。在这10个单体化合物中,包含7个三联苯类化合物(Bdf2-A、Bdf2-B、Bdf2-C、Bdf2-E、Bdf2-G、Bdf2-I和Bdf2-L),1个黄酮类化合物(Bdf2-D),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Bdf2-H)和1个酚酸类化合物(Bdf2-K)。(3)化合物3,3’’-dihydroxyterphenillin(Bdf2-I)显示出最好的抗细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G+)和木麻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G-)的最低抑制浓度(MIC)都为32μg/m L,阳性对照阿米卡星对这两种细菌的MIC值都为1μg/m L。Terphenyllin(Bdf2-A)对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IC50值为1.12 mg/m L。化合物3,3’’-dihydroxyterphenillin(Bdf2-I)显示出最好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清除力的IC50值为16.60μg/m L,阳性对照BHT对DPPH清除力的IC50值为43.44μg/m L。Terphenyllin(Bdf2-A)对Hep G2的IC50值为12.11μg/m L,对Hela的IC50值为23.48μg/m L,阳性对照Camptothecin对Hep G2的IC50值为3.6μg/m L,对Hela的IC50值为6.3μg/m L。本研究结果为共生真菌曲霉属Aspergillus sp.Bdf-2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利用、新药的创制和揭示共生真菌的生理生态功能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本论文旨在研究饲料中以不同水平添加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粉剂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索中草药发酵制剂应用于大口黑鲈饲料中的合理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粉剂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以及前肠组织结构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7.07±0.02)g健康大口黑鲈幼鱼450尾,随机放入18个养殖缸(容积480L)中,
土壤磷(P)有效性低是制约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作物吸收与利用土壤中累积态磷的能力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表明,石灰性土壤上接种根瘤菌不仅能够促进大豆对氮的吸收,同时也能够促进大豆对磷的吸收。但是石灰性土壤上接种根瘤菌促进大豆磷吸收的机制尚不清楚。另外,酸性土壤上接种根瘤菌能否促进大豆对磷的吸收也不清楚。本试验利用酸性与石灰性土壤进行大豆/玉米单间作盆栽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土壤条件下
酸雨已成为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引起的土壤酸化,将最终导致土壤中一系列物理、化学、机械和生物性质的改变,从而会影响整个土壤生态系统。本研究以华南地区三种典型酸性土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酸雨淋溶土柱实验,主要从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土壤的质地与结构以及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三个方面来探讨酸雨对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的影响。本实验共设置5个处理,即p H2.5、p H3.5、
随着采矿、冶炼和电镀等工业快速发展,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具有生化启动快、耐毒性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生长微生物的固定化方面,研究较少。事实上,直接使用固定化生长的微生物,可以简化操作并降低成本。本研究选用蜡状芽胞杆菌RC-1为对象,以稻秆、鸡粪和污泥等三种生物炭为载体,制备固定化菌球;探究了三种菌球对水体Cd2+的吸附-积累特性,并采用SEM
吲哚乙酸(IAA)是一种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植物激素,能够有效地促进植物根、茎、叶的生长发育和细胞RNA的合成。芽孢杆菌具有繁殖速度快,抗逆性强,利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因此,本研究采用含L-色氨酸的LB液体培养基筛选产IAA能力高的芽孢杆菌,综合其解磷、降蛋白等生物学特性,获得两株多功能菌株,然后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初步研究其对小白菜种子发芽和拟南芥根系发育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小白菜和玉米盆
食品生产、销售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在信息化、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下,数字食品安全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有力的保证。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防范和治理,必须在以往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建立乳制品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模型以及采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提升乳制品的安全监管能力。
猪场废水主要源于猪场水冲粪工艺清粪产生的污水,是一种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高、臭味大、色度深、存在重金属、抗生素、细菌及病原体数量庞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常见的猪场废水处理工艺为“沼气池+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生化处理排出剩余污泥,生化尾水难以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的要求;对于日渐严苛的新标准,传统工艺的出水效果(如夏季组合工艺出水)难以满足排放要求。
本研究以培育节粮型优质肉鸡为目标,以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黄羽优质鸡品系(A系和C系)、矮小型隐性白鸡品系(B系)为育种素材,采用三系杂交配套模式,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及配合力测定,培育出了商品代肉鸡符合市场需求的节粮型优质鸡配套系。主要结果如下:各纯系羽色一致、体重均匀度高、生产性能良好。其中A系公鸡120 d体重从1685g上升到1760 g;母鸡体重从1190 g上升到1240 g,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位法聚磷酸铵(APP)与原位法磷酸一铵(MAP)对玉米和茄子生长的影响。分别以赤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壤,以工业级磷酸一铵和聚磷酸铵为对照进行了以下4次盆栽试验。1)对比了原位法APP与原位法MAP在赤红壤上和石灰性土壤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该试验分别设置了CK(不施磷)、工业级MAP、原位法MAP、APP、原位法APP 5个处理;2)比较了原位法APP与原位法MAP在水稻土上对茄
面对各专业领域激烈的人才竞争,当前很多企业虽然对员工培训工作足够的重视,希望通过自主人才培养来满足自身的专业人才需求,但在培训模式仍比较传统的情况下,其实际培训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而对于员工培训的数字化转型,则恰恰能够帮助企业改变这一员工培训工作现状。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