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它既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继承和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从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指出了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