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培养和使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山东省济阳县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选调生培养和使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研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能否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归根到底取决于优秀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选调杰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就是选拔造就优秀年轻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保持干部队伍活力与动力的重要保障。1965年,中央转发刘少奇同志的《关于分配一批高等文科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请示报告》,标志着我国选调生工作的开端,期间因文革而中断过。改革开放以来,选调生工作自1980年开始。算起来选调生工作至今已恰好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经过50年的发展,选调生这一干部培养制度日趋完善,为我国输送了大批年轻干部队伍和人才,夯实了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增强了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地方对之重视程度不够,选调生自身工作积极性不高、选调生成才周期偏长,成才率不高,等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基层选调生才能健康成长,并不断得到锤炼,成为党和国家的优秀后备力量。此文将从济阳县选调生工作的现实情况着手,对济阳县选调生选拔使用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诊断选调生培养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选调生培养使用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在绪论中,对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进行了简要说明,对有关研究进行综述,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确定,并列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然后界定相关概念,提出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之后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方式进行原始资料收集,依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来剖析选调生培养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立足济阳县实际提出完善此项工作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帝国盛景rn清朝初年,康熙帝将清华园故址重加修治,改称“畅春园”,作为“避喧听政”的处所.1707年正月,又将畅春园以北相去不远的一座园林赐给皇四子胤稹,赐名“圆明园”.一
期刊
世界上有一种美,叫拉斐尔笔下的圣母.至今,在欧洲,人们在赞美女性的时候,仍然会用“像拉斐尔的圣母一样”来形容,可见人们对拉斐尔的圣母像之推崇.rn拉斐尔一生创作了300多幅
期刊
学位
吴作人从报纸上认识了徐悲鸿,徐悲鸿在教室里的众多作品中发现了吴作人,从此二人开启了他们二十余载,亦师亦友的师徒情.rn1927年4月,徐悲鸿从法国同国,应好朋友田汉的邀请到
期刊
行政决策失误是当代中国行政决策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它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其危害力之大甚至超过腐败。虽然从理论上讲行政决策失误是不
行政成本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至20世纪70年代政府改革运动以来,国际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行政成本问题的研究,降低和优化行政成本成了西方国家政府重塑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