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磷营养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nying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获得燕麦品种磷高效育种所需的种植资源,培育磷高效型基因型燕麦,进一步提高磷的利用效率、节约保护磷矿资源。本研究采用营养液培养初筛、土培验证和大田种植鉴定的方法,评价50个燕麦种质磷营养效率的基因型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磷效率不同的燕麦品种在不同磷浓度下的生物量及磷营养的影响分析,明确了水培筛选燕麦耐低磷基因型以磷浓度0.01mmol/L为低磷处理。(2)在营养液培养试验中,经过低磷处理的植株的生物量明显的低于正常供磷处理的品种,不同燕麦品种根冠比均较对照有所增加,不同燕麦基因型磷效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Asthma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combining with behavior therapy is considered to be more effective.Goal setting is a common behavior change techniq
西北绿洲区改种冬小麦是增加冬春地表植被覆盖度、遏制沙尘暴发生的重要举措。在西北绿洲生态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施肥、密度、播期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生态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分试验在冬灌1800m3/ha基础上,设5个等量不等次、等次不等量灌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分处理间单位面积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在节水600~1500 m3/ha条件下可不减产。灌水处理间水分利用效
本文以小麦品种辽春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水分和施肥水平条件下小麦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相互关系,并且模拟了其生长发育规律和光合速率
本研究以甘薯主栽品种徐薯18的胚性悬浮细胞为受体,研究影响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效率的诸条件,以建立徐薯18的遗传转化体系。所用菌株为根癌农杆菌EHA101,该菌株携带的质粒pROA93上含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 Ⅱ)和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 通过对菌液浓度、悬浮细胞继代培养时间、甘露醇高渗处理、共培养时间、共培养培养基中的AgNO_3和乙酰丁香酮(AS)浓度、选择压等因素的
花粉管通道法自创立以来,在小麦、水稻、棉花等农作物育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大量有价值的种质资源,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可以实现种内、种间、属间和科间等外源总DNA导入,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