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伦敦的身份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_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尼夫·库雷西(Hanif Kureishi)是活跃在九十年代英国文坛的著名作家。他的写作风格丰富多变,颇具后现代主义的戏仿反讽的味道。但是另一方面,他的写作并没有脱离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历史语境,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对英国社会的质疑和反思。《郊区佛陀》(The Buddha of Suburbia)出版于1990年,是库雷西的第一本小说,内容是关于一个印英混血年轻人在伦敦的成长经历。这部小说获得了当年惠特布雷德小说最佳处女作奖(the Whitbread Prize for Best First Novel)。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这一语境出发,试图探讨小说中黑人/亚裔英国人挣扎求存于后殖民伦敦的政治诗学,认为古雷希借助其独特的后殖民主义立场,重新定义了英国属性(Englishness),从而走进了非此非彼的第三空间。本文总体结构分五个部分:导论,正文三章以及结论。正文第一章首先阐述了第三空间和文化杂交的意义,指出这是在后殖民时代少数裔寻找个人属性以及个人身份的必然之路和生存策略。然后简单描述了战后英国移民对英国的影响,尤其是对英国属性的影响。最后对库雷西定位,认为他创造性翻译了英国性,使之具有了不同的起源,从而走入了非彼非此的境界。第二章以《郊区佛陀》为例,再现了伦敦作为一个后殖民都市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少数裔生存所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60年代的伦敦各种文化交杂,没有真正的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之分。然而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英国本土的后殖民话语分化为本质主义和同化主义,二者相互纠缠最终突出了黑人/亚裔英国人政治上的边缘地位。第三章讨论小说主人公卡利姆的身份问题,阐述了主角卡林阿米尔如何认识并接受其多重身份。笔者认为卡利姆对“英国性”采取了创造性的解释——一种既非英国人也非印度人的身份,从而解决了身份危机。他这种做法实际上出自于霍米巴巴以及作家库雷西所倡导的第三空间的概念,而对身份认同的创造性理解也应是生活在后殖民伦敦中少数裔对其身份的理解。结论部分概括了论文的内容和创新点,总结了库雷西独特的后殖民地位以及原因,并指出了卡利姆的身份策略事实上是一种以文化杂交为背景下的身份观。
其他文献
价值虚无主义直接关涉人的生存根基。中国日益严重的价值虚无主义精神状况使马克思的批判显示出极为重要的当代意义。对于马克思哲学与价值虚无主义课题之间的关系,一种意见
为探索芝麻花期访花昆虫授粉效果,更好地利用昆虫为其授粉提高产量。本研究利用全封闭、半封闭、开放3个处理对芝麻花期访花昆虫数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以启东市为例,基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层级监督两个视角,围绕复议诉讼受案数、败诉率、败诉形态、撤诉原因和主要执法机关行政执法所涉区域、领域、法定职责与实际职责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知识产权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性武器。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现中国民族卷烟工业的崛起,是每一个中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宁身益智、益气生津、补虚扶正、延年益寿之功效,被誉为“益气要药”。人参是人们进补的首选,
经济要发展,环境是基础。未来城市的竞争,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有经济上的大发展与大突破。保护生存环境,改善生存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概括起来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方面,其中专业知识是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
我国交强险制度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不论是其广度还是深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法律理论界对于
古典舞作为从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舞蹈艺术,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舞蹈艺术的精髓。舞蹈教学不只是动作与技巧的教学,还要让表演者通过优美舞姿的展示向观众
城市化与国际化作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给人类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伴随国际交流的持续深入,城市的急剧扩张以及城市间竞争的加剧,也使城市的持续发展面临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