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聚丙烯EPF30R进行改性研究,使其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耐候聚丙烯材料的需要。 实验对EPF30R和PPBC3B的宏观性能、热力学性能、加工流变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且借助红外光谱分析了它们结构上的差异。实验从EPF30R改性配方着手,研究了弹性体、成核剂、无机刚性粒子、抗氧剂、光稳定剂等组份在EPF30R加工和应用中的作用。并将各种配方试样在荧光紫外灯和氖灯下加速老化,研究了不同配方组成对材料耐光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还利用红外、电镜、DSC、偏光显微镜等结构和微观形态分析仪器对改性EPF30R的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了剖析。 研究结果表明,EPF30R的刚性和韧性都不能满足耐候改性PP材料的要求,需要解决增强和增韧的这一对矛盾关系问题。实验发现,POE增韧EPF30R的效率很高,最佳用量为5—10份。它与成核剂、无机刚性粒子合理的搭配能够满足材料增强和增韧的需要。光稳定剂在材料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同光稳定剂作用效果不同,紫外线吸收剂和自由基捕获剂的并用有协同效应。光稳定剂用量有的最佳值约为0.3—0.4份。实验中还发现超微无机刚性粒子在增强的同时,也具有增韧的作用,这为成功解决增韧和增强的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 红外谱图表明,EPF30R和PPBC3B的光老化引发机理不同,EPF30R是羰基引发老化反应,而PPBC3B则是氢过氧化物引发老化反应。对改性EPF30R的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PBC3B的结晶度、晶体大小、所用填充粒子大小都要低于EPF30R及相关材料,同时证实了成核剂DICPK的成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