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材料成本是供应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对国家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大豆、铁矿石等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但是由于我国缺乏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巨大波动对于我国供应链企业成本造成了重大的冲击,从而蒙受了较大的损失,如何争夺国家大宗商品定价权,降低我国供应链企业的原材料成本,避免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企业产生冲击成为了一项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对于供应链成本的研究需要从过去的针对供应来内部企业之间和单个企业内部的成本研究转向把供应链看做一个整体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建立科学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可以促进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形成,从而有效的降低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而对我国供应链企业带来的原材料成本冲击,降低我国供应链企业成本。大宗商品的价格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求关系,品质特征和金融属性,前两种因素主要从长期影响价格的走势,金融属性主要从短期对于价格的大幅波动产生影响,但是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需要反映的是单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价格带来的变动,所以价格指数的建立需要剔除品质特征和金融属性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首先以天然橡胶为例,把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成三部分,即供求关系、金融属性和品质特征,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对金融属性和品质特征变量预处理,将Hedonic模型和逐步回归方法相结合,最终得到了纯粹反应供求关系变动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P2/P1指数和P2-P1指数。通过对生成指数的具体分析,验证了我国天然橡胶市场的供求变动情况。又以铜商品为例生成了三种系列的价格指数。在实证分析的最后,就生成的价格指数分别与现实供求,与我国的PPI指数和已有的中价国际A指数进行对比,发现所建立的指数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领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