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宁疗护为人们提供了实现优死的实践途径,使患者可以舒适少痛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期限。安宁疗护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全方位整体性照护,其中,对患者的心理照护同躯体照护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选择适合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成为影响临终心理照护的首要因素。本文将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与安宁疗护中的心理支持结合到一起,对如何有效干预患者及其家属的心身状态进行理论的分析与探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作为一种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常被应用到个体所经历的创伤愈后中,在既往对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实施于医疗活动的研究中,多是处理患者心理危机状态;或是对非临终阶段患者心理反应的干预;或是对患者心身反应及该技术操作的泛泛而谈,这些都不能充分而恰如的论证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应用于临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干预对象的心理动力源及该技术的实施原则角度进行剖析,心理危机干预同安宁疗护都是以给予患者及家属支持性的干预为最终目的,两者都属于整体、系统化的资源管理系统,这些共同特征支持了两者相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临终状态下,即将发生的死亡事实使患者处于拒绝面对和无法回避的矛盾冲突中,带给患者起伏不定的心身反应,这种动荡不安是患者痛苦的主要来源。心理需求是促发行为的原动力,对生命的掌控及实现自主性的表达是临终患者最大的心理期盼,同时,死亡观也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心理需求的体验。根据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的实施原则,稳定临终患者的心身状态是实施心理支持的首要内容,在患者稳定状态的前提下,实现患者自主性的充分表达,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增强其对生活的掌控力,确保在稳定化中完成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知情同意。其中,以患者为主体是安宁疗护心理支持的根本性原则,以同理心的态度去感知患者,与患者建立等位、互惠的信任关系,无条件接纳患者的一切反应都是患者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形式。除此之外,患者家属和心理支持者的心理状态也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对家属及支持者的心理支持同样关乎安宁疗护的效果。临终患者的自杀问题也应引起高度警惕。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实施于安宁疗护心理支持的局限性无法回避,主要是对患者深层次心理冲突的彻底性祛除效果不佳。对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实施于安宁疗护心理支持的有效性更需要通过临床实践及数据分析得出更确定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