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芥属(Pugionium Gaertn.)是亚洲中部蒙古高原沙地的特有属,包含沙芥和斧形沙芥两个种,是一类药食同源的沙生蔬菜,营养价值极高,但沙芥属植物的自毒不但给其引种驯化栽培带来巨大的障碍,也限制了其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传播,不利于其资源保护与利用。本实验室之前已对沙芥属植物进行了分离鉴定,提取出数种自毒物质,为此本实验以沙芥和斧形沙芥幼苗为试材,拟用不同浓度的肉桂酸处理沙芥与斧形沙芥幼苗,探讨不同浓度肉桂酸对沙芥属植物幼苗生理生化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沙芥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引种驯化和新品种培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肉桂酸浓度的增加,沙芥和斧形沙芥幼苗根长、叶长、根叶鲜重、根叶干重和根系活力逐渐降低,在肉桂酸浓度大于0.O1mmol/L时,开始显著下降,在肉桂酸浓度为10mmol/L是达到最低,说明肉桂酸浓度大于0.O1mmol/L时,会抑制沙芥属植物幼苗的生长和根系吸收能力。2.随着肉桂酸浓度的增加,沙芥和斧形沙芥根叶中SOD、POD和CAT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肉桂酸浓度低于0.1mmol/L时,沙芥和斧形沙芥酶活性增强,高于0.1 mmol/L酶活性降低;沙芥和斧形沙芥根叶中的脯氨酸、MDA含量和电导率随肉桂酸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说明肉桂酸会加剧沙芥属植物的质膜过氧化程度,降低Pro渗透调节能力和破坏细胞膜透性。3.随着肉桂酸浓度的增加,沙芥和斧形沙芥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能转化率(Fv/Fm)、电子传递效率(φPS 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逐渐降低;胞间C02浓度(Ci)先降低后上升;沙芥和斧形沙芥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都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斧形沙芥光合特性各指标降低幅度要小于沙芥,说明斧形沙芥光合特性受肉桂酸影响小于沙芥。4.随着肉桂酸浓度的增加,沙芥和斧形沙芥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先增加后降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斧形沙芥土壤全氮、土壤速效氮和沙芥速效钾逐渐增加;斧形沙芥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沙芥土壤全氮逐渐降低;沙芥土壤速效氮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沙芥土壤速效磷先降低后增加;斧形沙芥根叶全氮、全钾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斧形沙芥全钾逐渐增加;沙芥根叶全氮、全钾呈现先增加后降低;沙芥根叶全磷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