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由“蓝海”迅速变为“红海”。当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衍生出了多种发展模式。农村作为电子商务的最后一片领土,炽手可热,在此背景下,针对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国家开始大力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增长,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现在我国正处于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成为当下扶贫攻坚的热点,一些学者也开始将研究重点聚焦在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上。本文从国内外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现状着手,分析总结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四种基本模式和电子商务对于精准扶贫的助推作用。笔者认为电商扶贫需要做好六项工作,即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管理机构、建立电商服务体系、发展网货供应体系、构建物流网络、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本文归纳了当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三种典型模式,即电子商务公司模式、农村淘宝模式、爱心超市模式,分析了这三种模式之间的共同点与区别,期望得到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并结合这些经验做出思考,哪些地方是可以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的。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其他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有针对性的了解蕲春县的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发展情况,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结合当地的特色,探索性的提出三种电商扶贫模式,即农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公司、互联网微金融+农村淘宝、政府+社会组织,希望能站在第三方的立场提出自己对于该县发展电商扶贫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采用实地考察法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并通过文献检索了解相关理论知识,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结合理论与实践对蕲春县的电商扶贫模式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