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核性胸腔积液为渗出液,富含大量蛋白,治疗延迟或不当,引起胸膜粘连,导致包裹性胸腔积液,尤其为多房性包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严重者可引起肺通气受限,需手术解决。目前较有效的方法是,在全身正规抗痨同时,应用尿激酶胸膜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分隔性胸腔积液,并穿刺抽液或胸腔引流,但仍有许多患者转为包裹性胸腔积液甚至脓胸而需手术治疗。我们采取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在中大量结核性分隔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直视下将分隔打开,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为结核性分隔性胸腔积液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并总结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纤维支气管镜镜下形态学特点。
方法:70例经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全身抗痨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胸腔内置管注入尿激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35例为治疗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在局麻下将胸腔内形成分隔性积液的分隔打开,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治疗。对上述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总结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纤维支气管镜镜下形态学特点。
结果:结核性胸膜炎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观察病变主要分布在壁层胸膜和隔胸膜。其典型的镜下表现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胸膜充血、水肿(25例,占71.4%):脏、壁层胸膜弥漫性充血,或片状充血,或散在糜烂性出血。2)胸膜弥漫性充血并粟粒样结节(3例,占8.5%):壁层胸膜、隔肌均有累及,常伴有胸膜的充血水肿。3)散在或多发结节(3例,占8.5%):结节分为单发和多发,呈乳白色瘤样结节或灰白色或淡红色粟粒样结节,大小0.2cm×0.2cm×0.3cm~2.0cm×2.0cm×2.0cm不等,壁层胸膜和隔胸膜上多见。4)胸膜肥厚,纤维粘连或形成包裹腔(4例,占11.4%),脏、壁层胸膜肥厚,或之间有广泛粘连带,呈膜状、网状或纤维板样,纤维素沉着,或形成包裹腔。部分病例上述病变混合存在。
对照组35例病人,治愈20例,5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脏、壁层胸膜增厚、胸廓畸形、脓胸行手术治疗;治疗组35例病人,治愈31例,3例有效,1例无效,4例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脓胸行手术治疗。采用两组有效率的x2检验,x2=9.536,p=0.002,p<0.005,两组有效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结核性胸膜炎在镜下表现具有多种形态,可能与发病机制和病程有关。
纤维支气管镜在中大量分隔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中效果明显,减少形成包裹性脓胸的机率,减轻病人手术痛苦;具有安全、操作简便、花费低、易于推广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