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荧光传感技术基于制备简单、便携、低成本、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等优点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基于荧光探针在硝基炸药分子检测方面的研究现状,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型希夫碱类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硝基炸药分子。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两个通道研究了探针对硝基炸药分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对探针的识别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合成了新型希夫碱类荧光探针S1,并培养出其单晶,结合红外、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测试对探针S1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在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两个通道分别对探针S1的光物理性能进行研究,选择常用的硝基炸药分子作为分析物,结果表明,加入TNP和TNT后,探针S1分别产生强的荧光淬灭现象(412nm)和新的发射峰(530 nm),表现出优异的差异选择性;TNT和TNP的竞争实验表明,即使在与其它硝基炸药分子共存条件下,探针S1对TNT和TNP的检测几乎不受影响,表现出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荧光定量测试结果证明探针S1在DMF缓冲溶液中对TNT和TNP的检测限分别达到14.9 nM和5.3 nM;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表明,TNP与S1之间的最短距离(2.2884?),小于TNT与S1之间的最短距离(2.3675?)。此外,HOMO/LUMO能级数据显示,S1+TNP的HOMO/LUMO能级差为2.18 eV,S1+TNT的HOMO/LUMO能级差为2.62 eV,这表明探针S1与TNP的结合能力要远大于TNT;(2)基于探针S1检测灵敏度不高的缺陷,合成了新型希夫碱基荧光探针S2,并结合红外、核磁等测试对探针S2的结构进行了鉴定。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通道的定性测试,表明探针S2对TNT和TNP也同样具有优异的差异选择性。荧光光谱竞争实验表明,即使在与其它硝基炸药分子共存条件下,探针S2对TNT和TNP的检测识别仍不受影响,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荧光定量测试结果显示,探针S2在DMF缓冲溶液中对TNT和TNP的检测限分别达到3.8 nM和0.168 nM,说明探针S2比S1对TNT和TNP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