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语用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_66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工具,变得尤其重要。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冲击下,把英语教学过多地放在语言形式的习得,而忽略了语言在具体情况,具体环境,具体文化语境下的使用。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英语学习者的对外实际交际能力,即英语语用能力。近年来,虽然有很多就在课堂教学上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研究,但是针对师资力量薄弱,母语为少数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少之又少。为了提高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达成英语教学的实际目标,也为了和本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师探讨如何就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摸索发展一套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本论文对湖南省湘西苗族土家族少数民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两个班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对学生进行一次语用能力调查,两次PETs测试,对高三七位教师进行访谈以及问卷调查,致力于回答三个问题:1、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语用能力如何?2、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语用失误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加强文化差异意识培养,优化课堂教学和交流是否可以改善语用失误情况,提高学生的语用能能力?研究调查发现湘西少数民家族地区不仅高中生语用能力水平低下,甚至一线高中英语老师,语用能力水平,语用意识也不乐观。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对请求语,致谢语以及恭维语的回复上,不能分清具体的场合的语言的运用。但是通过一年对实验班学生采取加强文化差异意识,提供词汇语法情景教学,优化课堂交流等措施,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笔者获得启示:首先要在课堂上加强文化差异意识,克服母语负迁移,淡化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用失误;二、优化课堂教学,提供词汇和语法的语境教学,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把握;三、优化课堂交流,丰富学生语言运用实践,提高学生语用能力。本论文旨在唤起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师生对语用意识的重视,加强课堂教学对语用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正>"丝绸之路"是一条传播文明与友谊的道路,古代各国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地进行着政治、军事、文化、商业贸易等诸多方面的交流。单从经济贸易来说,许多历史事实表明,在中古时
目的: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可以由创伤性和非创伤性的多种病因引起,并且可以造成肾功能损伤和多脏器功能损伤。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危重病患者中并发RM的研究很少,危重病
目的以包装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包装中交互体验的构建形式进行研究,为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交互式体验"这一概念的相关资料文献的提取、整理、分析
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标准来衡量,既要看到当代青少年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又要看到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牢固树立青少年科学发展的观念,明确青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最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其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也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是得至关重要。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骨
<正>童年是流淌在人们心中的一首歌,不同的人可以唱出不同的味道,但其中有一种味道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向往快乐、追求快乐——那正是童年的味道。在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
阐述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以及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提出加强与国内外果树种质资源的合作与交流、加大果树种质资源收集的力度、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与内标法的结合扩展了ICP-AES法的分析范围。采用氢氧化钠熔融样品,ICP-AES-内标法测定各类水泥标准物质样品中SiO2、Al2O3、TFe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