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里倪厄斯之惑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si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腊神话中,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是不安女神阿勒克图、嫉妒女神墨纪拉以及报仇女神底西福涅的总称。这三位女神被描述为身材高大,双眼血红,或狗面人身,或满头蛇发的形象。她们心中充满复仇的怒火,手执火炬或鞭子,审判并折磨犯下罪行的人。复仇女神频频出现在古希腊神话、戏剧作品中,亦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次登场,如歌德的戏剧作品《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岛》。在文学传统中,“复仇女神的故事”其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其神话事迹在历代作者笔下获得的复写、改写,还体现在其形象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得到的多重变奏。从古希腊欧里庇得斯戏剧作品《美狄亚》中的主人公美狄亚,《圣经·旧约》中次经所记载的亚当的第一位妻子莉莉丝①,到英国小说家菲·维尔登小说《绝望的主妇——整形复仇记》中的露丝,中国小说家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带有复仇女神特质的文学形象数量日益庞大,呈现出多样化、谱系化的趋势——复仇女神具备了文学原型意义上的研究价值。“复仇女神的故事”不仅存在于文本内部的女性复仇书写中,还存在于文本之外的更宽泛的文学传统中。这种运演于文学活动参与者心灵中的女性复仇神话,是包含女性复仇书写的文学作品创作的基础和得到接受的保障。同时,这种神话也不断向文学活动之外的其他人类活动领域扩散、渗透,成为大众文化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处在女性复仇神话对立面的另一种神话,拥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和更为牢固的根基。这一神话的核心在于女性的宽容、隐忍——通过对相关美德的塑造、强调和适时修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认同。这种女性道德神话否定女性复仇行为的同时,提倡被侮辱或受损害的女性宽恕施害者,赞扬女性的奉献、牺牲行为,歌颂女性作为妻子的忠贞和作为母亲对后代的爱,忽视甚至压制女性的权益诉求。这种女性道德神话所围绕的宽容、隐忍,隐喻地对应于女性子宫在生理层面的结构与功能——其呈现为中空腔体的物理形状,承担孕育功能的潜质,对于痛经及分娩阵痛的承受力。这使得子宫成为了这种女性道德神话的物质载体及合法性确证,同时也使得这种神话的构建过程被悄悄抹去——仿佛它一直如此并且本应如此。然而它的确是历史的,它的历史平行并在总体上稍稍滞后于男性统治的确立过程。它占据中心,加粗加黑的过程,同时也是女性复仇神话退居边缘并被重重墨迹遮蔽的过程。这种女性道德神话所蕴含的美德,在文学作品中集中体现在具备“屋子里的天使”特质的女性文学形象身上。美国文学批评家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将“屋子里的天使”的对立形象表述为“阁楼上的疯女人”,这一表述来源于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囚禁在阁楼上的疯癫的前妻形象。而本文所聚焦的“复仇女神”的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作为复仇主体的女性形象,则是“屋子里的天使”形象的另一个对立面——在作品中,这两种女性角色同样被侮辱或受损害,同处逆境之中,“阁楼上的疯女人”其爆发是内指的,而“复仇女神”其反抗更大程度上指向外界。文学作品中作为复仇主体的女性形象具备着不逊于“阁楼上的疯女人”的认知价值与艺术魅力。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复仇书写的研究,能够从上文提及的两种神话间不平衡的对立关系中获得启发,在纵深方向上开辟多种视角。将女性复仇书写置于美国现代小说作品中进行研究,原因在于:结构主义神话学、叙事学所提供的方法和工具,使得小说成为进行本次研究最合适的文体;美国现代小说的创作、传播、接受活动,在时空背景上很大程度重合于女权运动的进行及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生产、传播、接受背景;美国现代小说中作为复仇主体的女性形象众多,并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复杂性。这类小说中的女性复仇书写,常常集难以调和的矛盾,跌宕起伏的情节于一体,通过设置情感、伦理、道德、法律层面的种种冲突,营造出强烈的叙事张力。对其进行解读、比较、综合分析,预期成果是多方面,多层次,具备开创性和反思价值的。本论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次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具体的小说分析小说叙事中女性依托子宫展开的复仇情节,特别是“杀子复仇”的情节。对比分析了小说中女性维护男性统治和对立于男性统治的复仇情节。在小说文本之外着眼于以“屋子里的天使”为代言人的女性道德神话的建立过程,以及其背后男性统治的建立过程与其核心机制。第三部分结合具体的小说对比分析小说叙事中女性借助所谓的女性特质进行复仇的情节以及放弃这种特质进行的复仇情节,并分析了部分小说中女性复仇书写所反映出的厌女倾向。在小说文本之外对社会性别这一概念进行阐释,分析其作为对女性道德神话的一种消解策略其价值和局限性。第四部分结合具体的小说分析小说叙事中女性复仇书写与其所贯穿其中的种种情感叙事——承担血亲复仇使命的女性角色,种种爱情复仇经典模式中的女性角色,以及女性复仇相关情节中着力刻画的姐妹情谊。第五部分在结论中对比美国现代小说中女性复仇书写代表的“她者”的神话传统与作为主流的女性道德神话,思考投射出这一神话图景的现实中的性别权力关系。
其他文献
D油藏属于深水油藏,平面上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导致开发过程中注采不均衡,同一井网中生产井见水的时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会导致非均质油藏出现最终采收率低的问题。根
同时考虑材料的粘性效应及非线性外阻尼,建立了一类弯曲与扭转联合作用下的有部分不同的方程组,研究了弯曲与扭转联合作用下的非线性梁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并运用Faedo-Galer
河南省经过10年的找矿工作,浅表层的矿已找完,找矿工作走向寻找盲矿和深部隐伏矿方向。因此,在硬岩地区开展地震勘探工作成为深部找矿的一个重要手段。探讨了硬岩地区数据处
风险态度会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准确测量风险态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行为的基础。文章对国外关于测量风险态度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包括基于假设性投
自燃倾向性反映了煤自燃的难易程度,是反映煤由最初的吸氧生热到开始加速氧化这一变化过程的过程量,而活化能恰恰是一个可以衡量该过程难易程度的过程指标。采集了佳瑞煤矿15
<正>电影作为一门综合图像与声音的时空综合艺术,也是一门造梦的艺术,跨越了历史的洪流,不断用影像书写每一代人不同的故事。一群年轻的电影创作人才和管理人才逐步成长为推
神话是人类古老文化的遗产,是人类蒙昧时代的童话,蕴含着先民们美好的憧憬。女神是神话体系下的一个充满魅力的群体,女神作为现实生活中女性形象的升华,体现了先民最初对女性的崇拜意识。但进入父权制社会,社会呈现阶级分化,男女两性间支配与被支配的地位确立,女神作为以女人为原型的神话形象同现实中的女性一道,神格失落,成为男神的附庸。中国神话中的女神不再是往日熠熠生辉的大母神,转而变成神女,韩国神话中的女神也悄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生物油的精制和CO_2的转化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电化学氢泵反应器(EHPR)可实现常温常压、高效、可控加氢,且可以通过含氢尾气、电解H_2O等方式提供氢源,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生物油和CO_2加氢装置。但对于生物质和CO_2在EHPR中的电化学加氢,存在阴极催化层液相产物抑制及CO_2加氢动力学复杂等问题,限制加氢效率提高。生物质加氢产物在EHPR阴极催化层微米级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成为目前世界上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美国STEAM教育的提出,近两年,我国教育界越来越关注STEAM教育对于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价值。本研究将STEAM理念融入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泰勒目标课程开发模式等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总课时为26共9个专题的校本课程内容和2节案例设计,以期探索STEAM教育与生物学课程的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