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尿裤吸收芯体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f1986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稳健增长,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近些年获得了持续的增长,尤其是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增长显著。但是在中国纸尿裤使用普及较晚,并且在农村广泛存在不能及时更换尿裤的问题,导致使用者皮肤长期置于潮湿细菌的环境里,引起一系列尿布疹、湿疹等皮肤疾病,纸尿裤的干爽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吸收芯体的结构是影响纸尿裤干爽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解决纸尿裤技术面临的瓶颈问题,即纸尿裤芯体结构设计以及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凝胶问题,这将对中国纸尿裤市场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目标为研究不同芯体结构对于纸尿裤吸液性能的影响,以及多层芯体结构的凝胶、扩散作用。因此根据课题需要首先设计了四种芯体结构不同的纸尿裤,结构分别为绒毛浆+绒毛浆/高吸水性树脂(简称SAP)芯体、单层绒毛浆/SAP芯体、单层非织造材料复合芯体、双层非织造布复合芯体。然后对上述四种芯体的纸尿裤进行了液体渗透性能的标准测试,根据芯体结构的不同进行了测试结果对比分析。测试结果分析可得,四种芯体结构均具有非常优越的吸液性能,吸液倍率均在15-20倍之间。非织造材料复合芯体吸液后存在着多次渗透吸液性能不佳的问题,前后两次实验吸液速度差值较大,最大为6.88s;前后两次实验扩散长度差距较小,最小为1.86 cm。绒毛浆芯体结构吸液性能表现较好,反渗量最小为47.2 mg,渗透量最小为7.6 mg,可以将液体牢牢锁住在芯体结构里。其次,本论文研究了多层吸收芯体结构间高吸水性树脂的凝胶问题以及不同芯体包覆材料对于芯体扩散作用的影响,首先需要进行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和包覆材料的选择,然后进行芯体结构设计。论文选择三种不同粒径大小的高吸水性树脂(简称SAP),测得颗粒粒径分别为2.06 mm、1.49 mm、1.74 mm,并进行吸液性能测试。测试可得粒径大小为1.49 mm和1.74 mm的两种SAP吸液性能表现良好,吸液量均在50 g/g以上,粒径为2.06 mm的SAP颗粒的吸液性能较差。然后进行芯体包覆层材料的选择,根据表层和底层包覆材料功能不同,通过测试论文中芯体表层包覆材料选用亲水性热风布、纯黏胶水刺布,芯体底层包覆材料选用拒水性热风布、纯涤纶水刺布。最后,设计制备了八种不同结构的绒毛浆吸收芯体来研究不同结构芯体的凝胶作用、扩散作用。测试结果得到沿着纸尿裤厚度方向高吸水性树脂按照吸液性能梯度递减排列得到的四种芯体结构吸液性能最好,吸液量均在400 g以上,吸液倍率在20倍,这种芯体结构不容易达到上层凝胶状态,从而避免阻碍液体向下层芯体结构的移动与吸收。另一方面,表层为热风布包覆的芯体结构吸液速度最快,均在8 s左右;表层为纯黏胶水刺布包覆的芯体结构表层扩散性能最好,扩散形状成椭圆状,其中第三次表层扩散长轴长度达到23 cm;底层为纯涤纶水刺布包覆的芯体结构底层阻尼性能最好,第三次底层扩散长轴长度最小为12 cm。因此为了促进表层的扩散作用以及底层的阻尼扩散作用,表层包覆材料要选用以亲水性纤维为原料的非织造布,且材料结构蓬松,纤维排列方向需沿着液体扩散纵向排列;底层包覆材料要选用以拒水性纤维为原料的非织造布,且材料结构致密。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取得了西方经济学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法解释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学的创立已经具备了必要的历史基础和思想基础。要加快中国经济学的构建,需要进一步对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原则、主体内容与实现途径等关键问题进行回答。就构建原则而言,中国经济学应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性、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性三大原则
舒适性已经成为消费者对服装的第一要求,吸湿快干性则是服装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纤维性能通常较单一,难以兼具良好的吸放湿性能,从而使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受到限制。目前有几种典型方法可赋予织物吸湿快干性能:一是对纤维进行改性,二是采用均匀混纺纱,三是对织物进行各种后整理工艺。针对纤维改性及后整理技术来开发吸湿快干面料的实践已臻于成熟,但对纱线,尤其是从纱线结构增强织物吸湿快干性能的研究颇少。本课题以纱线
聚氨酯(PU)作为膜材料,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皮革、服装、工业过滤等领域,传统的湿法PU膜由于其在成膜过程中易形成表面致密层和大孔,透气透湿性能差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本文中,研究了PU和聚偏氟乙烯(PVDF)的共混相容性,通过加入PVDF共混以提高PU膜材料的性能,采用湿法成膜法制备了PU/PVDF共混膜,并利用超声波雾化法改变凝固浴形态,将液态水变为分散的水雾,改变溶剂和非溶剂的接触面积和交换速
随着人们对休闲运动服饰的需求与日俱增,舒适性也逐渐成为消费者对服装的第一需求,尤其是热湿舒适性,而目前的面料还不能够达到热湿舒适性的需求。尤其当人体大量出汗时,不仅影响热平衡,而且影响皮肤触觉系统,严重影响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这都是因为现在的织物具有较好的水分传导作用,却不具备水分快速散发的能力。织物往往是通过“吸湿-导湿-散湿”共同影响热湿舒适性,而目前的研究着重从纤维、纱线、织物、后整这几个阶段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应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60例需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9年6月-2020年1月行常规桡动脉置管的25例ICU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2-9月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的35例ICU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及并发
学位
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吸引顾客已经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方式,这种新方式称为品牌社交契合,其表现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行为。社交媒体为消费者和品牌提供了一个双向对话的平台,也为寻找和发现新品牌、比较各个竞争品牌、阅读消费者的评论和评价提供了新方式。然而,大多数企业的营销人员对这种社交媒体契合策略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对于品牌社交契合是否真的能带来企业价值的提升也不确定。本文对品牌社交契合与企业无形价值之间的
二维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因具有量子阱结构,能级可调,以及无机和有机之间存在能量转移等特性,表现出优异的光物理性能,如:白光发射、有机室温磷光等。此外,良好的溶液成膜性,抗湿性以及热稳定性,使其在白光LED灯,防伪,数据存储以及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苯乙胺卤化铅(锌)为主体材料,采用掺杂策略,调控其发光性能,并探讨相应的发光机理。本研究主要的创新点如下:第一章:以苯乙胺溴化铅为主
无缝压胶作为一种新型的服装加工技术,免去了针线的使用,利用热塑性胶条,通过热力、激光、超声波等新型的电子加工技术将衣片进行熔接,已逐步运用于普通服装当中。但实际生产当中,面料与胶条配伍的盲目性以及压胶工艺参数范围的模糊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压胶织物的粘合效果,从而使接缝出现问题,影响服装的穿着。本文对针织物进行压胶,并对其接缝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纱支、组织结构不同的七种常见的锦氨交织经编针
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兴起,柔性轻质能源存储器件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中,柔性超级电容器由于其充放电快、循环寿命长、温度适应性好等优点成为了主要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柔性超级电容器仍然存在电化学性能不佳、机械柔性不良和成本价格较高等问题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电极材料是决定电容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改善其机械性能以及降低制备成本等成为柔性储能器件走向产业化中亟待解决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