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7年蹦床被列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我国从1998年开始将蹦床作为单独的竞技项目来开展,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都集中在个别运动员身上,我国女子蹦床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没有形成集体竞争的优势。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出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和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使我们的训练能做到有的放矢,逐步提高我国女子蹦床的整体水平,培养出更多在世界大赛上具有冲击奖牌能力的运动员。
本研究选取2003年第23届世界锦标赛、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4年全国锦标赛、2004年全国冠军赛四次比赛中前六名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和训练实践密切结合,在国家蹦床队备战2004奥运会的冲刺阶段,为国家蹦床队的训练提供一个多月科的技服务,并现场观摩全国蹦床比赛。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经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 我国运动员的成套动作难度和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来源于动作的转体和完成动作时所采用的身体姿势上。在动作的转体上,我国运动员的转体动作数量少,转体的度数小。在完成动作的身体姿势上,我国运动员用屈体、直体姿势完成的动作数量要比世界优秀运动员少。
2. 我国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和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差距明显,动作质量、规格不高,动作不够细腻,扣分点较多。规定动作的艺术性、美感不足,个性化特征不明显。
3. 我国运动员的动作位移大,原因是运动员的训练年限短,加上原有项目的技术负迁移,造成技术上的不成熟、不正确,进而产生动作的非技术性位移。
4. 目前我国运动员的动作高度已经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高度波动也较为稳定。动作高度是我国蹦床运动员提高的最快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