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在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中空前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种已持续20余年的大发展与大繁荣不仅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出现,而且也是1840年以来中国进入近代史以后前所未有的历史现象。那么指导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邓小平理论是如何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合理内核”来构建理论框架的?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富民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演变来论证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思想的历史渊源。通过对中国传统富民思想在古代的产生及其地位,在近代的演变与实践以及发展到今天的富民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论述,力求说明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在政策思维方式上具有的历史继承与发展、创新的特点。本文正文内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讨论国富与民富的相关性,指出本文的中心是分析论证民富与国富两种路径的利弊得失,基本内容是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富民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最终结论是中国现代化道路所要选择的政策模式。第二部分是分析中国传统富民思想内涵及其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思想中的地位。首先分析了中国古代富民思想是在何种文化氛围下出现的?主要是对儒家文化的和谐持续观分析,得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可以简要概括为“富国富民说“。其次论述了中国传统富民思想的内涵,主要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诸子的富民说为主要内容,并将这种富民说同统治阶级的政策安排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指富民与富国的相关性。再其次对中国传统富民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思想中的地位及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富民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思想中未居主要地位。其原因有三:一是为了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采用了“重本抑末”与“弱民”的政策安排;二是为了主权的稳固,采用限制私人财富的增长的手段;三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简单再生产特点决定了统治者可以用比监管商业更小的制度成本对社会进行统治。最后<WP=3>分析了富国强兵思想给国家带来的弊端。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因为缺乏“民富”这样一个基础,单纯的“富国强兵”是虚弱的;二是通过“弱民”来进行富国强兵,严重打击了生产积极性;三是在消费领域推崇“黜奢崇俭”,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富民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开始加入了“求强”的内容。首先分析了近代中国“求强”与“富民”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富民思想的发展是伴随文化变革而演化的,传统的伦理道德开始遭到批判与冲击,西方的资产阶级道德规范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在混乱的制度环境里,中国人民在民族主义的导向下,提出了“求富”与“求强”。其次是对富民思想与“求强”进行分析论证。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看到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给中国带来的打击,从反面认识到中国的虚弱。为了“求强”,一些较开明的地方阶级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的观点进行批判,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并且当权的统治集团还进行了“求强”的实践——洋务运动。并且资产阶级改良派后来也提出“工商立国”的主张,特别是康有为等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生主义”,通过革命手段以解决中国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实现“养民”之目的,具体政策安排是“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将广大农民纳入了政治体系,并提出“解放全中国受压迫人民”的纲领。最后是对近代中国“求强”之路的论述。中国是在外部压力下走上“求强”之路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变革是从器物层面开始的,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变革开始触及到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然对社会现实有所触及,但中国社会依然是一个缺乏“轴心”的社会,直到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顺天应人,建立起了一个民族发展所需的权威政府。所以在这一段历史时期中,富民思想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以追求民族尊严,独立自主为中心,即富民思想已开始接触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第四部分主要是分析论证了现代富民思想——邓小平理论同当<WP=4>代中国现代化之路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阐述了现代化的含义,主要是依据的历史与现实,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现代化阐述为一种动态转变过程。然后论述了建国后三十年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全新制度模式,在现代化道路上采用了一种超经济手段来发展经济,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化的工业模式,使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一个畸形发展轨道。再其次分析了当代富民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中国建国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中国现状认识的失误。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理,邓小平作出了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点,也是邓小平富民思想的一个理论前提。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国现代化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以富民为先导,以实现富民强国,从而最终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其他文献
随着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光波导器件获得深入研究,其结构越来越新颖,性能越来越高。分析光波导中光波传输特性和寻找设计新型器件的优化方法,已成为实现各类实用化光子
本文旨在对《论语》和《道德经》的基本文化精神作一专门研究。通过具体而深入的考察,我们以为《论语》和《道德经》的基本文化精神是一致的。由于《论语》和《道德经》的这个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了BaGd2ZnO5:Dy3+,Yb3+纳米晶体、BaGd2ZnO5:Nd3+,Yb3+、Gd(PO3)3:Ce3+,Yb3+和BaGd2ZnO5:Ce3+,Yb3+荧光粉的下转换发光过程,研究了其光致发光光谱,并结合能级
随着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大规模推行统一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已经成为未来南方电网的一种趋势。在智能电网的结构中,随着大量智能电表将被推广应用,电力公司对智能电
智慧工地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工地管理模式,具备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综合采集工地现场数据,以实现工程质量监管、环境监管、现场工
光纤Sagnac环滤波器具有可调谐性、插入损耗低和结构简单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三类光纤Sagnac环滤波器的结构及特性,并对其进行了改进。首先,首次提出将对称啁啾光纤光
新一轮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科,偏文、偏理学生在同一班级上课,如何既不挫伤物理爱好者的积极性,同时消除偏文科学生对物理的恐惧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
"城中村"是指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结合部,有或者保有少量农用地,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混居,产生各种治安问题,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中村的治安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
近几年城市化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而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所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特别是一些重大市政建设工程的配套绿化工程,由于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往往要求打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协调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区域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建立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