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伺服阀力矩马达装调的显微视觉检测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液伺服阀是一种变电信号为液压信号以实现压力或流量控制的转换装置,是电液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元件。作为伺服阀前端部件的力矩马达,将输入的电信号通过特定设计的结构转换成力矩,伺服阀力矩马达衔铁组件间气隙(下文简称马达气隙)的装配精度对伺服阀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由于气隙结构小,对装配精度要求高,操作者在显微镜下测量效率不高、精度不足,影响伺服阀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基于机器视觉原理,开发了力矩马达气隙显微视觉检测系统,从自动聚焦和图像处理两方面,对检测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针对力矩马达气隙结构紧凑、装配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设计开发了以显微视觉单元为核心,包括传动单元、电控加载单元和装调单元等组成的检测系统及控制部分;在实现对各功能单元的自动控制基础上,引入多线程技术实现两套视觉单元并行测量,显著缩短了测量周期,设计了可视化界面对气隙测量数据进行曲线展示。根据显微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分析了聚焦图像的数学特征,并从图像清晰度函数和聚焦搜索策略角度,对显微自动聚焦技术展开了研究。为了选择最优的清晰度函数,设计了2个函数特征参量和5个函数性能评价指标,采集序列图像对多组时域清晰度函数进行计算和分析,优选出了分别用于粗聚焦的方差函数和精聚焦的Brenner函数。在分析传统爬山法的基础上,结合优选清晰度函数的特征参量,提出了改进爬山法,通过可测聚焦位置的对比聚焦实验,对斐波那契法、传统爬山法和改进爬山法3种聚焦搜索策略进行比较,验证了聚焦算法在精度和效率两方面的综合性能。对自动聚焦获得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测量气隙的静态间距和加电变化,并为后期装调提供依据。首先对图像设置图像处理ROI,设计了基于图像轮廓边缘的自适应ROI区域识别方法;对ROI区域内的图像进行处理,采用双边滤波操作处理图像,借助大津阈值法获取灰度阈值对图像进行分割,采用开运算对边缘的细小毛刺进行分离,对处理后的边缘进行提取,通过边缘过滤锁定目标边缘。在边缘提取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边缘拟合直线,计算采样点到拟合线的平均距离,通过与工具显微镜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气隙静态测量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快速性。基于精密电源的串口通信和图像匹配算法,实现对气隙运动变化的测量,5组重复试验验证了电流区间测量平均变化量的最大波动为1.4 μm/mA。最后对动态测量结果进行装配结果分析,为随后的精密装调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薄壁注塑成型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以其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缩短成型周期等优点备受广大学者关注。薄壁制品以其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航空航天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群的密集度也越来越高,十分有必要在塔吊上安装防碰撞安全监控系统以提高塔机工作效率及安全性。塔吊现场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为了保证监控系统
随着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水工建筑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正确地预报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量,对指导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和辅助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与水工
本文应用油藏地球化学基本原理,通过多种地球化学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济阳坳陷大王北洼陷主要油田原油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并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洼陷的石油地质特征,对原油的成因和
基于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衰减理论,利用震波探测技术对淮南矿区新庄孜矿、潘一矿、谢一矿的高突煤层和低突煤层、郑州大平矿高突煤层2(1)煤及山东淄博岭子矿不含瓦斯煤层进行
本研究论文以“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与勘探目标评价”为题,围绕“储层发育的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核心科学问题,以构造演化和成藏动力学过程为主线,在
目前,随着我国各油田中浅层油气勘探难度的加大以及油气产量的递减,油气勘探逐步转向深层的隐蔽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勘探。而在深层高温、高压背景下,储层物性逐渐变差,成岩作
摘 要: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就是一种综合了全球定位技术、惯性测量技术以及激光扫描技术以及高精度控制技术手段的技术集合,通过主动发射激光的方式获得目标的三维信息。此种技术是近年来摄影以及遥感领域中具有革命性代表的技术手段,也是现阶段最为先进的一种三维航空遥感技术手段。在电力线路设计中应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施工质量。对此,本文主要对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电力线路上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