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背包客这一不同于普通游客的新群体悄然兴起,成为都市群体逃离生活的新选择,背包客属于一种亚文化群体,相比主流群体,其社会认同程度不高,身份认同危机时刻存在,且时刻发生着。同时,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新媒体平台迅速增多和发展,比如微博、微信、抖音、豆瓣等,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无意间将背包客身份认同危机进行了放大。但是,背包客意识到新媒体对每个用户的“赋权”,转而将新媒体平台作为构建身份认同的工具,进而传播了背包客亚文化。本文从背包客身份认同构建与传播入手,把背包客划分为亚文化范畴,将其放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讨论,重点在于结合新媒体环境特点,分析背包客身份认同构建的细节过程,以及过程中呈现的新媒体传播特点。本文引用了新媒体平台中多个用户的文本内容材料,同时使用案例分析、依托新媒体平台的无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从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了解中国背包客群体,使本文内容愈加丰富和直观。因此,本文的框架如下:第一章,交代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第二章,以界定新媒体、身份认同等定义为主,说明当下中国新媒体发展特点与用户情况,总结中国背包客群体的表象特征,进而讨论新媒体环境是如何推动背包客寻求身份认同;第三章,探讨新媒体环境下,背包客寻求身份认同时,传播的特殊符号内容;第四章,将背包客按照李开复学者的标准分为“草根”和“意见领袖”两类,分别讨论构建身份认同的不同方式,如何在内群体和外群体构建身份认同,帮助背包客解决集体困境问题;第五章,结合背包客实际案例分析,考察背包客实现身份认同过程的独特传播行为,从传播路径、传播平台以及内容三个方面着手;第六章,结合新媒体环境特点,分析背包客身份认同构建与传播过程中实现的价值和后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