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问题研究——以湖南汝城县部分村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t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凝聚力问题是党中央反复强调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必须加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它是党组织的生命线,关系着党组织执政地位的巩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础,是农村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深入、村民自治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社会的转型,对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经调研发现,在这种新的背景下,部分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出现了弱化现象。一个没有强大凝聚力的政党,是无法顺利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因此,解决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展开:一,党的凝聚力理论的系统化。梳理了散见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有关政党凝聚力思想的论述,并使之更加理论化、系统化。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性。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巩固党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现状分析。在对湖南省汝城县部分农村问卷调查、走访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在部分村弱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其弱化原因。即民主政治建设较落后、组织建设不到位、作风建设欠重视、发展经济能力不强、“两委"关系不顺畅等。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思考。主要针对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即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加强党员和干部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聚力;加强致富能力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加强组织作风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其他文献
文本研究是接近思想本真的重要方式,也是超越认知固化的重要手段。文本接受研究将业已生成的文本作为接受客体,将历史进程中的传播关联作为接受主体,以此主客体的互动生发为
当今世界,无论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今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如何妥善处理国土范围内占人口少部分人口的民族问题,直接关系着整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前和今后在各方面进行正确实践的科学方法论和指导思想。针对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必须在工作中全面贯彻和落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