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力用户对于基础电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发电方式不仅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用电需求,同时也会给周边环境带来更多污染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分布式电源能够将光伏发电技术很好的融入当前配网,确保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在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过程中,配电网会存在故障,这些故障会影响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性,造成短路现象,因此研究分布式电源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以往经验以及国内外文献理论依据,对分布式电源技术及并网标准进行阐述分析。着重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对不同故障位置电流特征及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为后文继电保护策略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针对分布式电源的配网继电保护改进策略主要从不同接入点、联动保护方案及接入配网方案入手,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上述改进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发现,若故障点出现在电源下游附近,短路电流与非故障线路电流都会使通过电源的电流急剧增大。经过公式计算可知分布式电源的介入会使得继电保护系统敏感程度降低,还会产生保护拒动,甚至会导致系统出现错误动作诱发事故。若电源输入处于配电网端头时则需要在配电网的中段和末端接入平衡装置,保证配电网电路的平衡,同时在配电网中加入负反馈调节装置,来应对突发状况;电源在中段输入的配电网要在配电网端口处接入选择装置,运用末端配电电路的平衡装置,以此达到对电路的调控和稳定;电源输入在配电网末端的配电网要在电路的端口和中段加入调控器,保证电路的整体稳定。最后通过PSCAD/EMTDC建立数学仿真模型进行数据验证发现上述改进措施切实可行。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通过静态吸入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建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小鼠模型,观察其海马组织损伤情况并检测Axl及Me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DEACM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DEACMP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1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18年全球肿瘤流行病学数据统计,全球胃癌的发病率居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第5位,新发病人数达103万余人;死亡率
目的:1.基于施杞教授“动静力平衡”理论,通过分析颈椎生理弧度、颈椎周围肌肉状态,了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学特征,丰富“动静力平衡失调”理论的指导意义,为“整颈三步九法”的机制研究探索观测指标。2.通过本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本院完善颈部X线及MRI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及非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
对控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研究进而了解水稻的增产机理并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不失为一个提升水稻产量的好方法。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大多是遗传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CSSL)具有遗传背景简单、稳定性好、定位精度高、定位结果可靠等优点,是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位点、数目、及遗传效应研究的良好群体。本论文以日本晴为受体亲本,西恢18号为供体亲本,经连续回交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
背景:冠心病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死因和疾病负担之一,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因起病急、死亡率高、预后差,成为冠心病中死亡率居首位的病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目前最主要的血运重建方式之一,能迅速开通罪犯血管,挽救更多存活的心肌。然而仅通过手术和药物并不能持续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以运动为核心的早期心脏康复在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获益确切,已成为发达国家PCI术
目的报道背阔肌皮瓣修复各种原因所导致四肢难治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研究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四肢难治性创面患者共15例,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23~64
高盐有机废水是一种难降解废水,其含盐量高且含有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三维电极臭氧复合(3D/O_3)工艺结合电催化和臭氧化的作用降解高盐有机废水,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处理技术。但常用的粒子电极结构简单、对电催化和臭氧氧化的催化效果差、稳定性差、受p H影响大等缺点。为了提高3D/O_3工艺的降解性能,开发对电化学和臭氧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较高的粒子电极非常重要。
隧道修建穿越富水破碎岩体时,围岩自稳性差,水压作用下极易发生工程事故,必须采取必要的注浆措施进行后注浆加固或者超前预加固,以保证隧道开挖及运营期间具备足够的安全性。本文针对富水破碎岩体隧道开挖的注浆设计优化及质量评价问题,基于数值模拟、对比试验(控制变量法)、正交试验方法,提出满足新建京张高铁崇礼段正盘台隧道技术质量指标且具备经济效益的径向注浆、管棚注浆及帷幕注浆设计优化方案。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
微球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调剖堵水产品,能在较短时间内扩大数倍,注入地层后容易进入地层深部,这些特点使微球可以作为调剖堵水剂。虽然运用微球提高油田采收率已经成为基础技术,但是复杂的地层环境使微球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现有的聚合物微球遇到水后吸水速度及体积膨胀速度较快,这会影响微球向地层深处的迁移。微球的使用效果和性能易受地层温度、PH值和水矿化度的影响。微米微球一般难以发挥明显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
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凭借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及容错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家电、新能源汽车驱动等领域。但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对于开关磁阻电机系统性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功率变换器作为系统的核心机构,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以优化开关磁阻电机系统性能为目标,本文围绕不对称三电平中点钳位型功率变换器展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