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填料上厌氧氨氧化功能生物膜构建机制解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hol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中氮素含量过高会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厌氧氨氧化反应(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因无需外加碳源、动力消耗低和剩余污泥量少对处理高浓度氨氮和低碳氮比的污水来说更加经济高效和环境友好。参与反应的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um-oxidizing bacteria,An AOB)倍增时间长,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常采用填料进行富集,已有大量关于填料材质和尺寸差异对An AOB富集和Anammox反应效果的研究,但涉及的生物膜构建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选取五种填料,以其在六个采样时间下的生物膜为研究对象,从群落构建机制角度分析不同材质和尺寸填料上Anammox功能生物膜富集效果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过程发现,填料材质和尺寸差异主要影响生物膜微生物量的累积。边长1 cm立方体改性海绵对Anammox功能生物膜的富集效果最好,其次是边长1.5 cm立方体改性海绵,接着是纤维球,然后是无纺布,聚氨酯海绵上Anammox功能微生物群落的附着生长能力最差。其中,改性海绵A上An AOB的平均最大生物量达到1.22×1012 copies/cm3,分别是改性海绵B、纤维球、无纺布和聚氨酯海绵相应值的2.4、5.4、9.9和34.9倍。(2)通过零模型检验发现,外界环境条件稳定且底物浓度充足时,随机过程主导填料上生物膜构建,当温度降低到An AOB最适生长温度以下时,确定过程成为生物膜构建的主导机制。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的CCA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NO2--N浓度和NO3--N浓度比p H和NH4+-N浓度对生物膜演替的影响更强,面对同一温度降低的冲击,边长1 cm立方体改性海绵上微生物群落维持结构稳定的能力最强,其次是边长1.5 cm立方体改性海绵,接着是纤维球,然后是无纺布,聚氨酯海绵上微生物群落对抗温度降低冲击的能力最弱。(3)填料官能团吸收强度和填料特性与微生物量的CCA相关性分析表明,NH和OH分别是聚酯类填料(纤维球和无纺布)和聚氨酯海绵类填料(聚氨酯海绵和改性海绵)影响生物量的主要官能团。边长1 cm立方体改性海绵的官能团对生物量的影响最强,其次是边长1.5 cm立方体改性海绵,接着是无纺布,然后是纤维球,聚氨酯海绵上生物量受官能团影响最弱,影响程度均不显著(P>0.05)。接触角是生物膜演替过程中影响生物量的主要因素(P<0.01),随着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比表面积对生物量的影响减弱,密度最终成为影响生物量的主要因素(P<0.01)。对于An AOB,Candidatus Brocadia的附着生长主要受填料接触角和密度的影响(P<0.01),Candidatus Kuenenia的附着生长主要受NH和填料密度的影响(P<0.01),Candidatus Jettenia与填料表面官能团和填料特性均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4)生物膜演替过程中填料上微生物群落的分子生态网络表明,在生物膜构建初期,对生物膜结构有重要影响的微生物种间关系主要发生在OTU999(Methanobacterium)、OTU750(Truepera)、OTU577(Truepera)、OTU954(Patescibacteria门,WWE3纲)和OTU4242(Nitrosomonas)之间,进行厌氧消化、反硝化和硝化反应,关系最复杂微生物OTU954,及OTU750和OTU577分别只出现在纤维球和聚氨酯海绵类填料上;温度降低会改变对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的微生物,但仍以厌氧消化和反硝化功能微生物为主;生物膜成熟稳定时期,对生物膜结构有重要影响的微生物种间关系主要发生在OTU406(Candidatus Brocadia)、OTU1316(Limnobacter)和OTU3851(Bacteroidetes_bacterium_OLB10)之间,进行Anammox和有机物降解反应,关系最复杂微生物OTU1316主要出现在无纺布上。
其他文献
近些年道路交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随之而来带来了对交通状态及时感知的困难,如道路状况的提前预警,越来越多的车辆带来的拥堵问题的预测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交通领域结合产生的智慧交通系统(ITS)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解决道路状态问题的方案。智慧交通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数据,其中能够提供大量信息可供挖掘的是轨迹信息。如果能够对收集到的轨迹数据加以分析,并添加多种在数据收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时,由于三个螺旋桨之间会发生相互干扰,各螺旋桨的负荷及克服的阻力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三桨船自航试验推进因子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应首先按螺旋桨的有效推力来分配各桨克服的船的阻力,再进行推进因子分析的数据分析新方法.
学位
场景感知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里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且随着任务逐渐精细化,其已从图像级感知进入到密像素级感知阶段,要求捕获每一个像素的标签信息。本文围绕密像素级感知中的两个重要子任务,即图像语义分割和单目深度估计,展开研究。前者回答了每一个像素“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了该像素离拍摄源“有多远”的问题。现目前最先进的算法都是依赖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堆叠大量的卷积操作以达到提升模型精度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各大城市的主要客运方式,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牵引供电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提供动力支撑,若供电区间发生短路故障则会造成停电,影响列车运行,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故障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当前列车定位主要靠信号系统完成,当信号系统出现故障后,主要通过调度人员和列车司机的判断来维持列车运行,容易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需要构
学位
人体姿态估计是指在图像/视频中检测定位人体的关键点位置,并以此估计人体姿态的过程,作为人体行为理解的重要支撑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复杂多变的现实场景中,遮挡、相机角度和多尺度等因素严重影响人体姿态估计算法的性能,因此对自由度较高的人体进行姿态估计仍面临很多挑战。本文面向现实复杂场景,基于深度学习和注意力机制,研究了如何充分利用深度特征提高人体姿态估计模型的性能。本文的主要工作
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电磁屏蔽技术是切断耦合途径的有效措施,屏蔽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对屏蔽材料的研究与设计。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测量是研究工作的基础,为分析材料特性提供数据。首先,本文从屏蔽效能测量方法展开研究,阐明屏蔽室窗口法和法兰同轴法两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和步骤,以及分别适用的场源类型,测量频段,材料类型等属性。为提高测量效率与精度,基于屏蔽室法搭建了屏蔽效能自动测量系统,采用GP
现如今,导体和半导体的加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非导体的加工仍在探索之中。非导体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生物芯片等重要领域。例如航空发电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的气膜孔、微流控芯片的应用、石英谐振器和生物芯片等应用。但该材料具有熔点高、硬脆的特性,因此不易于加工。放电辅助化学加工(Spark Assisted Chemical Engraving,SACE)是一种适合加工非导体材料的加工方式。该
随着分布式直流微电网的发展,储能系统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作为连接微电网直流母线与储能系统的关键环节,提高双向DC-DC变换器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直流微电网低压储能系统的应用背景下,提出了基于双向零电流开关(Zero Current Switching,ZCS)的分布式储能变换器,具有良好的软开关特性,可以在双向运行时保持低压大电流一侧的零电流开关特性,从而降低双向运行下的开关损耗,提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