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问题一直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便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而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农村金融——一直为我国政府关注重点。为了使得农村金融更好的服务于“三农”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便一直致力于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还特别提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经过多年的改革及发展,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在我国已经初具成效——包括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即非正规金融组织。但是由于农业本身所具有的弱质性以及近些年的多次改革中所存在的制度上等的设计偏差,使得农村金融依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信贷供给可及性低、资金外流严重等现象依然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供给及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讨论,希望可以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寻求一条可行的道路。文章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章中,对于本文的研究意义、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中,对于文章中设计的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解释说明。在第三章中,重点从三个方面对于我国农村金融需求进行了分析,包括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特征及需求满足现状;农村金融需求的特征;农村金融需求主体金融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四章中,从供给角度利用经验分析及实证分析两种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进行分析,从中梳理总结出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文章认为,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依然存在服务弱化问题,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等。最后一个章节中,根据上文所进行的分析从供给及需求两个方面对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