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限制和开放性输液策略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ASA(美国麻醉学医师协会)Ⅰ~Ⅱ级,年龄18~65周岁,BMI(体重指数)≤30kg/m2,排除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限制组:麻醉期间接受5ml/kg﹒h-1的乳酸林格氏液(RL);开放组:麻醉期间接受30ml/kg﹒h-1的RL。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TCI(4.5μg/ml)、芬太尼(4μg/kg),给予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TCI(3.0μg/ml),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及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05mg/kg。适当调整丙泊酚用量维持患者的BIS值在50~60。记录患者诱导前后、手术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呼末二氧化碳(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并根据PETCO2的值适当调整潮气量或呼吸频率,使PETCO2值维持在35~45mmHg。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或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评定患者术后1、6、24小时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氧合情况,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所有纳入对象ASA分级均为Ⅰ~Ⅱ级,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重、禁食禁饮时间、麻醉和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期间限制组患者接受乳酸林格氏液的剂量为177.65±57.24ml,开放组为1234.65±602.68ml,显著高于限制组(P<0.05),术前及术后输液无明显差异(P>0.05)。限制组和开放组术中低血压发生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8%和16%,P>0.05;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均为14%,P>0.05;发生心动过缓的比例均为6%,P>0.05。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量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限制组患者术后6h的VAS评分为3.34±2.58,显著高于开放组的2.00±1.80(P<0.05)。开放组术后出现多汗的患者显著少于限制组患者,分别为8人(16%)和18人(36%),P<0.05。术后腹胀、困倦、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之间MAP和HR变化,以及手术前后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凝血功能及氧合情况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之间术后胃肠道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0h时开放组患者血Hct和Hb水平较限制组患者低(P<0.05),但术前和术后24h时两项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采用限制性输液策略与采用开放性输液策略相比,加重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增加术后多汗的发生率。两种输液策略对患者MAP和HR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氧合情况等均无明显影响,且不影响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麻醉期间采用开放性输液策略在短时间内会使患者的血Hb和Hct水平明显低于限制组,但24小时内可与采用限制性输液策略的患者代偿至同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