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虽然并没有一本专门的著作是对道德问题进行研究的,但事实上在他们很多著作中的某一隅都盛开着道德思想之花。道德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较为集中对道德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一部论战性著作。在该著作中,恩格斯通过对杜林永恒道德论的批判,详细阐述了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基本属性以及道德发展的历史趋势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首次将道德思想体系化并向世人呈现出来,实现了道德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本文将通过对《反杜林论》这一经典文本中恩格斯道德思想的认真研读,在深刻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探讨恩格斯道德思想的理论框架及科学体系问题,这有利于我们准确而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恩格斯的道德观,从而为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以上的问题意识及理论思考,本文将分成四部分内容展开具体论述。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通过考察《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探究其形成的思想来源,梳理在该著作之前恩格斯道德观的发展阶段,以此来说明《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道德观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和坚实的理论根基。
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道德观的批判而展开。恩格斯首先批判了杜林用唯心主义先验论及形而上学独断论对道德问题进行研究的错误方法;接着对杜林将道德本源归结于人的知性以及将道德原则看作是固定不变的观点进行了批判;然后批判杜林“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的错误观点;最后指出杜林的永恒道德是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道德论。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的主要内容。首先,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揭示了道德是一定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的产物以及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次,在认识和理解道德的起源及本质的基础上,分别详细地阐述了道德的具体性、阶级性、历史性以及相对独立性等基本属性;最后,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得出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结论,指出了道德的演进是一个由“阶级的道德”向“真正人的道德”转化的过程。
文章第四部分主要是在对《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恩格斯道德观的理论价值以及当代指导意义。恩格斯关于道德观的科学系统阐述,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而且也为马克思主义后继者继续阐发道德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当代,恩格斯道德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既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一些道德方面的问题,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道德准则的理解。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通过考察《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探究其形成的思想来源,梳理在该著作之前恩格斯道德观的发展阶段,以此来说明《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道德观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和坚实的理论根基。
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道德观的批判而展开。恩格斯首先批判了杜林用唯心主义先验论及形而上学独断论对道德问题进行研究的错误方法;接着对杜林将道德本源归结于人的知性以及将道德原则看作是固定不变的观点进行了批判;然后批判杜林“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的错误观点;最后指出杜林的永恒道德是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道德论。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的主要内容。首先,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揭示了道德是一定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的产物以及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次,在认识和理解道德的起源及本质的基础上,分别详细地阐述了道德的具体性、阶级性、历史性以及相对独立性等基本属性;最后,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得出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结论,指出了道德的演进是一个由“阶级的道德”向“真正人的道德”转化的过程。
文章第四部分主要是在对《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恩格斯道德观的理论价值以及当代指导意义。恩格斯关于道德观的科学系统阐述,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而且也为马克思主义后继者继续阐发道德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当代,恩格斯道德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既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一些道德方面的问题,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道德准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