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FS模糊逻辑和属性选择的分类问题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ush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L.A.Zadeh)于1965年提出模糊集理论以来,模糊集与系统便作为一门新的工程数学方法被人们广泛地研究并应用到各个领域。1995年刘晓东教授提出的AFS模糊理论,即公理模糊集理论(Axiomatic Fuzzy Set)则是对扎德提出的模糊集思想的数学公理化,是人类认识、思维的部分机理的数学抽象和表示。AFS模糊理论能被用来研究人类思维的法则,并且便于计算机处理。事实上,AFS模糊理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将训练样本中的信息转化为隶属度和模糊逻辑算子,并且两者都是基于原始数据的分布而直接得到的,这就使得隶属函数和模糊逻辑系统的建立更具客观性、严密性和统一性。现在,AFS模糊理论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已经应用到模糊决策树、信用分析、模式识别和故障诊断等领域。 在很多模糊系统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原始属性进行模糊划分,添加一些语言标签(例如大,中,小等),把原始属性空间映射到模糊属性空间上。为了减少模糊化后运算的复杂度,通常我们就需要对属性进行筛选,删除冗余和无关的属性,得到一个最优的属性子集,也就是属性选择。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FS模糊逻辑和属性选择的分类算法。首先,运用AFS模糊逻辑对原始空间进行模糊化;其次,采用基于最大最小值原理和模糊扩展矩阵的属性选择算法对模糊属性进行筛选,得到最优模糊属性子集;再次,在具有最优模糊属性的数据空间上挖掘模糊分类关联规则,得到各数据类的模糊描述。实验表明,该算法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好,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
其他文献
层次分析法(AHP)是多属性决策的一个有效工具和重要方法,其关键在于采取合理的标度系统将决策者对不同方案(属性)的偏好程度两两比较量化以后,如何结合决策者给出的判断矩阵导出
若一个组型为gu的(k,λ)-可分组圈设计(V,9,B)的区组集B能被划分为p(P≥0)个平行类和du(d≥0)个带洞平行类,且以每个Gi(Gi∈9,1≤i≤u)为洞的带洞平行类恰有d个,其中每个平行类是点集V
本文介绍了关于带阻尼与真空的可压缩Euler方程的解的大时间行为的一些研究结果.以前的工作主要关注的是远离真空的情况,此时方程是严格双曲的;而对于带真空的情形则主要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