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2003年2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对英语教学技能提出了以下建议: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学习选修课,加强对选修课的指导;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由上可以看出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标准提出的理论背景是什么?2.课程标准与旧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差别是什么?3.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英语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4.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师角色是否具有效能? 本文通过新课标与旧英语教学大纲对比分析,根据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得出以下结论: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行为中的角色也将发生重大的改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转向为平等学习的合作者。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的合作。在新课程教学实施中,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共同研究,相互合作,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应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在工作
其他文献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韩流"开始影响中国大陆地区,在电视、电影、音乐、娱乐等方面冲击着中国大陆的文化市场。韩剧是"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尤其是青年学生,成了韩
实际上留在压倒性多数人的印象中的并非是历史的事实,而只不过是通过这种以电视为中心的大众传媒被大量传播而形成的社会、集体的记忆。我把这种通过操纵社会的、集体的记忆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1998-2005年房地产市场起步阶段,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05-2013年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
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新宠,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大媒体”,这一概念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正式使用后,在国内已得到广泛使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既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一支师德高尚、素质全面、技能扎实、一专多能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本文从"双师"的含义、双
依据中央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要求,笔者学校校党委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本文对具体学习情况展开论述。
<正>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政府鼓励创业促进就业,虽有成功典范,但多数大学生却被多道门槛阻拦,成功概率极低。为什么年轻人一腔热血创业,却屡遭挫折?内因是成败的主要
透水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直是一个影响其在北方地区大规模推广的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分别用粉煤灰、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乳胶和聚乙烯纤维作为掺合料,通过用掺合料置换
聚丙烯(PP)作为通用塑料,以产量大、应用面广以及物美价廉而著称,但聚丙烯具有非极性和结晶性,其与极性聚合物、无机填料及增强材料等相容性差,其染色性、粘接性、抗静电性、亲水
21世纪是文化多元化与民族化协同发展的一个世纪,世界多元文化主义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这就要求大学生既要在全球视野下学会接受新的东西,接受人类共同的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