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2003年2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对英语教学技能提出了以下建议: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学习选修课,加强对选修课的指导;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由上可以看出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标准提出的理论背景是什么?2.课程标准与旧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差别是什么?3.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英语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4.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师角色是否具有效能? 本文通过新课标与旧英语教学大纲对比分析,根据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得出以下结论: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行为中的角色也将发生重大的改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转向为平等学习的合作者。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的合作。在新课程教学实施中,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共同研究,相互合作,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应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