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t-小柳-原田病脉络膜视网膜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qian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病程中视功能、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密度变化特征,并探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葡萄膜炎门诊的急性期VKH患者27例及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49例纳入本研究,VKH患者定期随访,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及常规眼科检查,观察病程6个月。  结果:VKH急性期内经抗炎治疗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逐渐提高,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密度显著提高,同时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CT)明显下降。恢复期BCVA基本稳定,而SCT仍在持续下降,脉络膜毛细血管(choriocapillaris,CC)血管密度仍有缓慢增加。急性期VKH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网(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网(deep capillary plexus,DCP)、CC血管密度及SCT均低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值分别为-2.797、-3.337、-3.010、11.358)。恢复期VKH组DCP低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990),而SCP、CC血管密度及SC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期VKH患眼LogMAR BCVA与SCP、DCP及CC血管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R值分别为-0.499、-0.428、-0.333),CC血管密度与SCT呈显著负相关(P<0.05,R=-0.380),LogMARBCVA与SCT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VKH随着全身抗炎治疗,病情由急性期发展至恢复期,视功能逐渐改善,SCT逐渐变薄,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密度逐渐升高。急性期BCVA与脉络膜视网膜各层毛细血管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SCT与CC血管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密度可能是SCT以外同样可以用于监测VKH病情的影像学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IL-1β在大鼠角膜上皮抗曲霉菌感染固有免疫阶段的表达,阻断Dectin-1受体后,观察固有免疫阶段Dectin-1受体与IL-1β的关系。方法:健康的Wistar大鼠90只,雌雄不限,在刮
目的:探讨与研究在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诊断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人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
该文围绕亚历山大!麦昆女式西装造型设计与版型设计度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其设计理念在服装版型中的体现方式,解析麦昆女式西装形与型的度,总结其特点.
[目的]   利用以细胞为靶标的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CELL based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CELL-SELEX)技术,筛选出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
目的:本文通过前瞻性的临床对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syndrome, ACS)合并糖尿病肾病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中
目的:急性脑梗死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是目前最有效的药物治疗,但可引起脑出血转化(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HT)
目的:   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方法:   将162名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亚甲
目的:   评价多模式磁共振指导下超时间窗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rtPA静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