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着十分广阔的领土和疆域,自古以来各地经济的发展就不平衡,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使这种发展不平衡的格局进一步加剧,东南沿海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地区相对滞后,西部地区处于最落后状态。湖南作为中部地区人口和土地相对较多的省份,在近代经济的发展中可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因此研究近代湖南的经济特别是其中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为通过透视近代湖南的经济现象和本质来为今天的中国制定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其次,对湖南本省而言,可以更具体全面了解湖南省情,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制定更为切合实际的湖南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导湖南的经济建设。第三,史学界对湖南资本主义的研究非常薄弱,对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商业、农业涉及甚少,本文的研究可以填补学术空白。第四,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考察湖南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列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天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新的原初工业化理论为理论视角,考察了湖南自明末清初的资本主义萌芽到1919年之间的湖南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以及资本主发展与湖南辛亥革命的互动关系。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整理了1919年以来学术界对湖南资本主义的研究成果,就湖南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问题,外国资本主义对湖南的经济侵略,近代湖南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分期,近代湖南资本主义工矿业,湖南资本主义发展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五个方面作了总结,明确了湖南资本主义研究仍然是经济史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于湖南资本主义的商业、农业、手工业、金融业的研究还非常不足,关于湖南资本主义的研究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著作出版问世。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辛亥革命的关系问题,以往只注重资木主义的发展对辛亥革命的推动作用,而辛亥革命对湖南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学界关注较少。这些都是本文要解决和涉及的问题。其次对本文涉及的几个理论概念如资本、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萌芽和本文应用的相关理论新的原初工业化理论作了解释、界定和说明。指出新的原初工业化的理论是解决本文研究目标的方法之一。最后就本文的写作思路、文章的脉络作了说明。 正文共分为九章。按湖南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来进行论述,第一阶段论述了从明末清初到鸦片战争前湖南的资本主义的萌芽,用一章的篇幅。第二阶段论述从鸦片战争到1895年甲午战争前湖南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嫂变,共用两章的篇幅,第三阶段论述1 895年到1911年湖南产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本主义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以及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此外,论述了西方资木主义对湖南的经济渗透及其影响。这是文章的中心部分,共包含五章,即自第四章到第八章。第四阶段论述了从1911年至1919年,辛亥革命后湖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共包含一章即第九章。 第一章为明末至清前期湖南的资本主义萌芽,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前提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体现。指出了湖南资木主义萌芽同当时湖南的自然地理条件、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和外省商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分析了湖南儿个有代表性的行业如纺织业、鞭炮业和茶业的资本主义萌芽。总体上得出湖南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末清初己经出现,但是行业不多的,发展程度不高,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平衡。 第二章为湖南资本主义商业的兴起,论述了湖南资本主义商业兴起的原因和湖南传统商业的发展。指出湖南资木主义商业是生长在西方资木主义国家产业资本参天大树上的弱小枝娅。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经过汉口开埠的强大影响迄至甲午争前逐步形成的。它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商业是因为省内己经产生了为西方资本主义收购原料和倾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品的商人阶层。是因为商品流通的一端是从事剩余价值生产的资木主义国家,另一端是己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封建老大帝国,这种情形使得中国的商人所从事的商品流通事务一变而成为替西方资本分沾剩余价值的商业资本家。由此而产生了新式的资本主义商业行业,与本国东南沿海地区不同的是,这种商业的买办性更弱。由于省内资本主义商业的出现促使传统的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小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因而省内的传统商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商业行业扩大,商业城镇增加。lajl付商业就成为手工业资木主义萌芽她变的重要原因,商业所从习「的商品流通工作使传统的手工业、农业受到商业资本的控制,从而发展到工场手工业资木主义和农业资木主义。 第三章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姐变,主要论述资木主义手工业在西方资木主义的经济渗透的历史背景下,手工业的资木主义萌芽发生了变化,指出有的行业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冲击而没落,有的则因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有的则处于相对平静的环境下继续发展。这主要取决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湖南省内的则经政策,太平天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