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陀螺惯性组合测试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惯性技术的发展,要求研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的陀螺。挠性陀螺仪就是在这种需求中发展起来的。本文以挠性陀螺捷联惯组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采用导航速度误差对惯性捷联组合进行系统级标定的方法和试验设计。首先,建立了加表误差模型系数标定误差与测试设备误差、对准误差之间的联系。对分度头的角位置误差进行了精密检测,然后在分度头上对加表进行标定试验,分析了和验证了角位置误差补偿前后标定的零位偏置和标度因子的变化。分析了分度头的姿态误差与安装误差对加表误差模型系数标定精度的影响。其次,建立了挠性陀螺组合误差模型,其中包含3个陀螺的零偏、刻度系数、安装误差以及与比力一次项有关的系数,共计21个误差参数。将均匀设计引入了陀螺组合误差模型的标定方案,从转台试验众多的位置组合中筛选出10个具有代表性的陀螺坐标系指向,从而为利用D-最优准则选择陀螺坐标系指向奠定了基础。将位置翻滚试验结合速率试验相结合,辨识出了陀螺组合的21个误差模型参数。辨识出的陀螺组合安装误差为系统级标定的辨识结果提供了比照。然后,建立了挠性陀螺捷联惯组输出误差模型和系统级标定过程的姿态变换矩阵,并推导出陀螺和加表误差参数与导航速度误差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误差模型参数可辨识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仅利用导航速度误差作观测量辨识21误差参数简化惯组模型和速度误差结合加表输出辨识24误差参数完整惯组模型的辨识方法和惯组转动的试验计划。阐述了基于Matlab的捷联惯组输出误差模型标定仿真的结构与实现。设计了轨迹发生器,它能模拟飞行器运动,产生捷联惯导系统需要的角速度和比力信息,使惯导系统处于要求的姿态下,这些信息作为捷联算法的输入,解算出导航误差,利用研究出的标定算法对惯组参数加以辨识。经过补偿捷联算法误差对陀螺零偏标定结果的影响,辨识结果和初始设置值很接近。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只利用机体转动阶段的导航速度误差进行系统级标定的算法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由于微弱信号本身的幅度过小,再加上噪声信号的干扰,很可能造成微弱信号本身被淹没,所以想要将微弱信号精确的检测出来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微弱信号的高精确检测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如:科研、工程制造、航空航天、军事、医学等领域都存在着各种微弱信号。而且微弱的电压信号所受到的干扰因素更多,检测起来更加困难。因此研究如果提高微弱信号测量精度的测量方法意义重大。本文设计的硬件部分采用两块AT89S52单片机分别设计
与传统的工业监控系统相比,矿下安全生产监控平台所使用的网络技术应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此外,随右煤钇的掘进开采,相关的区域空间环境变化较大,因此所应用的网铬技术需具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中较为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病,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主因。乳腺图像增强是乳腺癌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对乳腺图像进行增强,突出图像中的有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设备远程状态监测技术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构建基于Web的远程监测系统将成为工业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
智能交通系统(ITS)在许多领域如车辆检测、识别、流量统计和交通参数估计等领域都是热点研究。监于对应用工程中的低价硬件设备的期望和算法研究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视觉已变成
仿真输出数据分析一直是仿真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对仿真输出数据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仿真输出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重点分析了仿真输出数据的误差传播和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器的种类日益繁多,规模越来越大。研制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大型航天器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也将是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系统
近些年来,随着视频数据的快速增长,建立有效的视频可视化系统,对系统中的这些数据进行智能化的管理,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是人类的视觉系统是如何迅速、准确
近年来,由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嵌入式系统体积小、速度快、成本低、集成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使基于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成为现实,目前嵌入式视频监控的研究已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能量管理系统(EMS)重要的子系统,是电力调度系统运行不可缺少的部分。准确的短期负荷预测能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发电计划,采取合适的措施移峰填谷,保证电网安全、经济的运行,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传统的负荷预测技术已难以满足电力部门越来越高的负荷预测精度要求,如何得到快速、准确、稳定的负荷预测一直是人们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