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观念变革对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层次的拓展以及社会变革的加剧,观念的转变益发显得必要和紧迫。这也使得观念转变的机制与引导,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社会课题。但是,仅就本人有限的阅读视野而言,我认为对于这方面的关注与研究还远没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本文试图从两方面对观念转变的机制及其引导这一课题作些初步探讨。从理论层面,本文首先给出了“观念”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界定;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观念的基本特征,即从观念的内容上看,作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观念具有广泛性和超越性的特征。从观念的功能上看,观念作为实践过程及其结果的先行的意识设定,具有有效性和有限性的特征。并从观念萌芽的出现、观念萌芽的强化、观念从萌芽到成熟理念的转变、观念体系的形成四方面描拟了观念生成过程的逻辑图式;依据协同学和科学革命的观点,宏观描述了观念转变的过程。接着,本文探讨了观念转变的机制,也即旧观念体系的解体和新观念体系的建构得以发生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包括观念转变的动力机制、创新机制、传播机制等。这其中,特别提及了理论工作者在观念创新中的作用并分析了传播关系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大众传播媒介在观念传播中的运用以及观念传播过程中障碍的克服等问题。最后,关于观念转变的引导,本文依据科学革命以及舆论引导的观点,论证了引导观念转变的必要性;依据协同学、系统论以及方法论的证实,论证了引导观念转变的可能性。同时指出,立足社会现实,积极引导转变、着眼于观念创新,大力推动转变、提高宣传质量,有效保障转变,是引导观念转变的最切实、最根本的途径。 从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观念转变,指出了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及党的“十五大”,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展、对全社会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所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分析了近年来外来文化冲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提出了在观念转变过程中对外来文化传播进行辨证引导的问题。分析了大众传媒在观念传播中如何提高质量的问题,指出与受众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必要性。此外,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强调了基于观念创新推动观念转变的重要意义,指出观念创新不仅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组成部分,而且,观念创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各领域创新的源泉。 限于篇幅特别是本人的能力所限,论题在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的重要性,可能都没能在文中得到具有足够说服力的呈现或者证明,就我本人而言,希望今后还能有进一步丰富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