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由无机组分与有机组分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等相互作用力进行连接的一类材料。此类材料结构可设计,可兼有有机和无机两种材料的优点,在光、电等领域有着独特地应用。主族金属Pb有着丰富的立体化学配位形式,使有机-无机杂化的铅基卤化物被大量的开发,特别是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的铅基钙钛矿材料。与链状的配体相比,有机共轭配体有着更大的刚性,分子内振动驰豫降低,非辐射跃迁减少,从而使材料的发光性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由无机组分与有机组分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等相互作用力进行连接的一类材料。此类材料结构可设计,可兼有有机和无机两种材料的优点,在光、电等领域有着独特地应用。主族金属Pb有着丰富的立体化学配位形式,使有机-无机杂化的铅基卤化物被大量的开发,特别是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的铅基钙钛矿材料。与链状的配体相比,有机共轭配体有着更大的刚性,分子内振动驰豫降低,非辐射跃迁减少,从而使材料的发光性能提高得以实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由有机共轭分子杂化的铅基卤化物发光材料。材料的发光可根据其寿命的长短区分为荧光和磷光,磷光材料较一般的荧光材料在日常照明、识别防伪、信息储存等领域有着不可取代地应用。基于以上因素考量,本论文通过分子层面的合理设计,选用不同的共轭配体,采用高压水热法和溶液法进行有机-无机杂化的铅基卤化物的制备,并获得了四例室温磷光(RTP)材料和一对手性对映体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稳定性分析、光学分析等手段对所得化合物进行详细地研究,并结合Hirshfeld Surface和Platon计算分析了材料内部有机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论文中所涉及的化合物如下:(TPAPb Br)Pb4(TPA)3Br2(TPAPb)Pb2(TPA)(PLAPb Br)Pb2(PLA)(H2O)2Br2(PLAPb)Pb2(PLA)(SNEA?Pb Cl)(S-NEA)2[Pb4Cl10]·2DMF(RNEA?Pb Cl)(R-NEA)2[Pb4Cl10]·2DMF其中TPA=对苯二甲酸;PLA=对苯二乙酸;DMF=N,N′-二甲基甲酰胺;S-NEA=(S)-(-)-1-(1-萘基)乙胺;R-NEA=(R)-1-(1-萘基)乙胺。化合物Pb4(TPA)3Br2(TPAPb Br)是具有RTP性能的三维配位型杂化的铅基卤化物材料,寿命为1.34 ms,量子产率可达25.98%。TPAPb Br结构中的有机部分作为桥联配体将层状的无机组分键接成三维的晶体堆积结构。通过与TPA配体发光性能的详细表征对比结果显示化合物的发光及较长的磷光寿命均来源于配体。为研究TPAPb Br高量子产率的来源,本论文合成了相应的Pb2(TPA)(TPAPb)用做对比,两例化合物的Hirshfeld Surface和Platon计算分析表明,TPAPb Br中苯环紧密的面对面堆积导致其具有较高的量子产率。同时不同组分间较强的共价键连接形式使TPAPb Br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并可作为涂覆材料制成水下发光二极管,这一现象表明TPAPb Br有着作为水下荧光粉的潜在应用。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将有机配体换做柔性的对苯二乙酸,通过溶剂热的方法首次合成出具有反卡莎效应的两例RTP材料Pb2(PLA)(H2O)2Br2(PLAPb Br)和Pb2(PLA)(PLAPb)。通过与PLA配体发光性能的详细对比发现,PLAPb Br和PLAPb表现出独特的反卡莎发光现象来源于有机配体PLA。配体PLA与TPA相比,分子结构中有着更长的侧链,故推测PLA配体的柔性烷基侧链引起的分子内扭曲的电荷转移(TICT)导致了这种反常规的发光现象。进一步地,低温下材料反卡莎发光现象的消失证实了上述猜想,这是因为低温下柔性的烷基侧链发生了“冻结”,无法实现TICT诱导的反卡莎发光。在实验过程中引入手性的有机共轭配体,通过溶剂挥发法得到了一对杂化的铅基卤化物层状手性对映体(S-NEA)2[Pb4Cl10]·2DMF(SNEA?Pb Cl)和(R-NEA)2[Pb4Cl10]·2DMF(RNEA?Pb Cl),其中单一手性特征通过圆二色光谱得到了证实。通过两例化合物与纯配体的发光谱图对比,确认了材料的发光来源于配体。本论文通过分子层面的合理设计,改变不同的共轭有机配体,调控合成了一系列有机-无机杂化的铅基卤化物发光材料。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目标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和有趣的空间构型,进一步阐明了相关的有机组分对杂化材料构效关系的影响,为相关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其他文献
工作在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块材置于特定分布的外磁场中时,因为自身的超导感应电性和磁通钉扎特性,使其具有稳定的悬浮和导向。基于这自稳定系统设计的磁悬浮列车,在未来地面交通运输领域中的潜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系统中,永磁轨道提供的应用外磁场对维持磁浮车的稳定运行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永磁轨道由若干统一规格的磁轨段组成,由于受到磁体加工工艺及组装精度的影响,导致永磁轨道存
近年来,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的流域水文过程效应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水文模型作为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下径流变化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水文模型可以建立流域降雨、蒸散发、土壤下渗、地下水等水文要素对径流的响应过程,并定量揭示和评估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和气候变化作用下的流域径流变化机制。霍童溪流域的降水气象要素在地域分布上差异明显,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资源丰
茶菌是一种传统发酵饮料,不仅酸甜可口,还含有大量有益健康的生理活性物质。本文研究红茶与绿茶作为发酵基质,对茶菌发酵饮料中菌群结构和生化成分的影响,利用从传统茶菌中分离出的纯菌种构建红茶菌菌群。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福建省漳州市乡村获得茶菌,以红茶、绿茶为主要原料发酵,对2种茶菌的p H、酸度、还原糖、茶多酚和氨基酸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发酵7 d后红茶菌中菌膜厚度明显大于绿茶菌;对菌膜显微观察发现
红茶菌是一种在糖茶水中酵母菌、醋酸菌及少数乳酸菌多菌共生培养而成的包括菌膜和发酵液的功能性饮品。口味酸甜清香,有促消化和预防多种疾病的功效,有益于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本研究以从福建省漳州市采集的红茶菌为材料,并从中分离得到了多株菌种,对分离纯化获得的3株菌进行初步鉴定,包括2株酵母菌-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C3和长孢洛德酵母(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磁污染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电磁污染有两个有效途径,电磁吸波和电磁屏蔽。锰锌铁氧体(MZFO)作为最常用的磁介质型吸波材料,有着制备简单、原料廉价、即有磁损耗、又有电损耗等优点吸引着大批学者的目光。由于一般屏蔽材料的高反射,会造成电子设备的二次干扰,而锰锌铁氧体的吸收能力可有效降低反射,防止二次污染。本文将锰锌铁氧体与二氧化硅进行复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使用共沉淀法制
纯丙烯酰胺被归为二类致癌物,在食品中主要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而众多富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却可以安全食用。对此提出假设,丙烯酰胺在复杂的食品体系中会受到其它物质的影响,尤其是与之共存的其它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从而改变食品体系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与状态,进而降低其对机体的损害。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红细胞实验,探究精氨酸-葡萄糖模式MRPs对丙烯酰胺多种毒性的抑制作用,最后将模式MR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是食品发酵行业重要的生产菌株,拥有悠久的安全使用历史,同时也是工业生产重要的菌株,具有良好的蛋白分泌和生产能力,用于生产商品酶和次级代谢物。米曲霉的孢子有多种核型,多数孢子为多核,少数孢子为单核,这给菌种改造和工业育种带来了困难,因为多核特性会稀释遗传操作产生的表型效应,异核转化子会使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等。本实验室前期在米曲霉FS1125中已经建立
近几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兼具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特有的优势,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半导体特征,如吸光范围宽、带隙可调控和载流子迁移率高等,这使得它们迅速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尤其以ABX3型钙钛矿(如铅碘甲胺MAPb I3)为代表的杂化钙钛矿化合物,在太阳能光伏电池、光电探测器以及发光器件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杂化钙钛矿材料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巨大的研究兴趣。目前研究比较广
最近走访了王府井、隆福寺、什刹海等几个地方,针对旧城改造的初衷与效果,以及与此相关的目标定位、服务人群、改造方式,有一些直观感受。在改造提升的过程中,这些地方普遍面临这样的问题:我是谁?要成为什么?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可以分为大众定位、小众定位。改造的路径模式上,则可以分为大规模整体式、小尺度分散式。总的感觉是:定位上小(众)不如大(众),规模上大不如小。
长寿命(大于100 ms)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由于在激发光源停止后还可以持续数秒至数小时的发光,被称为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该类材料具有独特的激发态性质,并在生化和光电领域中的研究愈发深入,因而使其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系间穿越和减少非辐射跃迁成为了实现高效的有机室温磷光发射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实现稳定高效的有机长余辉发光,本论文基于提高系间穿越和辐射跃迁,主要的研究和创新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