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具有微创、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等特点,现在大部分神经外科术者治疗垂体腺瘤首选经蝶入路[1]。较之经颅手术,经蝶入路手术创伤要小得多,有适应症的情况下优选经蝶治疗。鉴于垂体瘤生长于重要功能区鞍区,因此垂体瘤术后容易有并发症发生。尿崩症、低钠血症、垂体功能低下这三种术后并发症仍比较常见。虽然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已很成熟,但现有水平还不能完全避免上述三种术后并发症。以下讨论三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目的:从(性别、年龄、病程、肿瘤大小、突破鞍隔、术中质地、切除程度、手术时间、术后免疫组化病检结果)中分析探讨经蝶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尿崩、低钠血症、垂体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总结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治疗的经验。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手术治疗效果,将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减少到最低并讨论预防措施及治疗,指引临床。资料与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20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出院后病例资料做回顾性研究。我们将性别、年龄、病程、肿瘤大小、突破鞍隔、术中质地、切除程度、手术时间、术后免疫组化病检结果9项指标作为影响因素,与经碟术后尿崩、低钠血症、垂体功能低下建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讨论经蝶垂体瘤手术后三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男性51例,女性69例;年龄17~75岁,平均45.98岁。病程2天-10年,平均2.75年。腺瘤最大直径0.8cm-5.9cm,平均值2.8cm。肿瘤影像学突破鞍隔至鞍上者91例。肿瘤质地软组92例,质地韧组28例。肿瘤全切除95例,大部切除25例。手术时间45-330分钟不等,平均112分钟。激素及病理学检查确诊:PRL腺瘤29例,GH腺瘤7例,ACTH腺瘤、TSH腺瘤、FSH腺瘤、LH腺瘤各1例,无功能腺瘤49例,多激素腺瘤31例。术后出现尿崩症71例,大多为一过性尿崩。术后低钠血症29例。术后垂体功能低下64例,其中皮质醇低下23例,甲状腺素低下48例[2]。并发症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切除程度(β=1.091,P=0.046,OR=2.976)是术后尿崩的影响因素。垂体瘤最大直径(β=0.503,P=0.035,OR=1.654)是术后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垂体瘤最大直径(β=0.433,P=0.048,OR=1.543)是术后垂体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组间组内分析显示:无功能腺瘤49例,手术后垂体功能低下出现34例。与71例功能性腺瘤手术后垂体功能低下出现30例,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无功能垂体腺瘤与其它垂体腺瘤最大直径的方差分析(P=0.019)差异具有显著性。本组无功能腺瘤最大直径均数较功能性腺瘤大(3.043cm>2.632cm)。结论:垂体瘤切除程度是经蝶垂体瘤术后尿崩的影响因素。手术切除的程度与术后尿崩呈正相关。肿瘤最大直径越大,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更易并发低钠血症。肿瘤最大直径是术后垂体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分析垂体瘤体积越大,对周围正常垂体组织压迫越大,越容易引起术后的垂体功能低下。无功能垂体腺瘤较功能性垂体腺瘤手术后更易垂体功能低下。无功能腺瘤的最大直径与功能性腺瘤的最大直径差异显著。可能由于无功能腺瘤通常无症状,发现时体积已增至很大,已对周围垂体组织压迫至垂体功能低下,大的肿瘤术中涉及结构也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