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器官移植的规模化,临床肝移植在我国许多医疗机构逐步开展,为研究肝移植供肝的功能保护和受体免疫耐受、免疫排斥,以及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发病机理,建立动物模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大动物的基因型不易确定,且纯系大动物不易获得,所以在肝移植免疫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大鼠的肝移植模型有重要的价值。大鼠的原位肝移植具有其经济性,可重复性,可以大规模进行等优点,备受国内外的各个器官移植研究机构的重视。 自Kamada、Miyata等采用袖套法成功地建立这一技术以来,国内外有不少单位相继复制成功该动物模型。然而因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处理复杂,对于大鼠原位肝移植在手术方法上也都采取了一些改进,其中在大鼠麻醉和供肝获取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不同的麻醉方法和供肝获取方法也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我们参照了Kamada等介绍的方法并对其加以改进,进行了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 目的 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对不同的麻醉和供肝灌注方法进行比较,以选择更为有效合适的麻醉和供肝灌注方法,建立更为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 方法 (1) 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按Kamada二袖套法进行改良制作大鼠肝移植模型。 (2) 不同麻醉方法在大鼠原位肝移植中应用的研究。①对60只供体SD大鼠麻醉随机分4组:行不同剂量3%戊巴比妥肌肉注射(15mg/kg与30mg/kg)、单纯乙醚吸入麻醉和3%戊巴比妥15mg/kg肌肉注射联合乙醚吸入麻醉,观察麻醉效果;②另外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每组45只),受体大鼠麻醉随机分三组(每组15只),单纯乙醚吸入、3%戊巴比妥15mg/kg肌肉注射联合乙醚吸入、3%戊巴比妥30mg/kg肌肉注射,检测三组术前、术后1、4、7、10天的肝功能,观测术中体温、术后一般情况及生存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