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urtrac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方面。外汇储备的管理不仅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息息相关,而且其政策目标更是服务于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具体表现为外汇储备资产的积累水平,币种结构和投放方向,要有利于生产能力的优化配置,经济的适度增长和国际收支的平衡。正是基于上述的政策目标,在确定外汇储备水平和储备构成时,外汇储备管理当局既要考虑风险—收益比率,又要综合考虑储备的流动性,储备的购买力,储备与进口支付和干预外汇市场需要等多种因素,做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最佳组合。中国现阶段的外汇储备管理采用“一元制”的垂直管理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汇储备进行经营和管理,中国的外汇储备构成并不对外披露,但是普遍认为当前的外汇储备中,半数以上的储备资产是以美元形式持有的政府债券和机构债券。当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外部升值压力,以及通过虚假利用外资、外汇资本金违规结汇、银行突破短期外债指标融入资金等非正当渠道和操作进入的“热钱”,都对中国开展外汇储备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中国迫切需要实现对外汇储备的有效管理,其目标则是实现对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管理。所谓“多元化”管理,不是对传统外汇储备在规模和结构管理上的简单拓展,而是对外汇储备管理方式的一种重新诠释:在满足外部清偿性和预防性储备需求的前提下,对外汇储备进行具备调整灵活性、风险可控的投资组合管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储备结构的选择为利用外汇储备开展投资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而外汇储备的投资也会推进储备规模向适度规模的调整和实现最优储备结构的构建。本文综合Frenkel模型、Heller-Knight模型、Dooley模型等多种数量模型,结合比率分析和计量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和最优化结构;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中国开展外汇储备投资绩效进行了评估;结合主要发达经济体、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外汇储备管理上的经验和启示,探讨了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框架的构建和具体的实施路径;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汇储备管理上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指出了当前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为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1994年之后,中国外汇储备实际规模已经偏离了适度规模的范围,且这种偏离程度在2001年之后逐渐扩大。基于贸易收支所引起的储备持有,排除投资和干预性需求也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实际储备和最优规模之间的缺口,因此中国目前确实存在储备过剩现象;(2)2000年之后,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头寸中,美元作为核心储备货币,在储备币种构成的地位维持了较稳定的状态,欧元权重有所加强,日元的储备地位呈现出比较大的下降。以贸易结构估计中国的最优外汇储备结构中,美元占60%,欧元20%,日元10%,其他10%;以债务结构估计中国最优外汇储备的构成,美元占75%,欧元10%,日元10%,其他5%;(3)中国应当改革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建立“多元制”管理结构,以实现储备的“多元化”管理。
其他文献
<正>纵观近几年高考生物学科试卷,试题强调基础,注重运用,尤其突出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一般难度虽然不大,但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试题内容的灵活性开放性,思维的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且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也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全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前置实验,其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探究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的实验结论。但使用传统实验
为降低碳铵沉淀法生产氧化镧中氯离子含量,在不变换体系的情况下,通过改进沉淀工艺,选择多种洗涤剂进行比较及筛选试验,有效地解决了氧化镧中氯离子含量高的问题,将其应用于
语言植根于文化,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不同的语言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作为不同文化、不同语言沟通的桥梁,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更加突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文化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着经济体制改革,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利益的调整使得不稳定因素加剧,让政府财政充满了运行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债务负
<正>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也称作"金融包容"或"包容性金融",最早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普惠金融问题逐渐受到国际普遍关注。国际上先后成立了普
近年来城市更新在各地迅速掀起热潮,随处都能看到旧城改造项目的影子。由于旧改项目一般都比较复杂,拆迁困难,风险高,资金需求规模大,融资问题就成了整个改造过程的关键问题。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也在不断推进。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市场发挥基础作用的同时,政府却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