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多孔Ni(OH)2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sp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依赖于材料的形貌和尺寸,所以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是纳米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纳米材料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氢氧化镍微/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有效的调控因素,包括水热法制备层级多孔β-Ni(OH)2和NiO纳米球,介孔α-Ni(OH)2和Ni(OH)2/石墨烯复合材料,深入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材料结构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水热法制备层级多孔β-Ni(OH)2和NiO纳米球本章中通过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均一的β-Ni(OH)2和NiO层级花状纳米球结构。通过XRD、SEM、TEM和N2吸脱附测量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氨水和柠檬酸根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水对产物由纳米片组装成花状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加入柠檬酸钠可以显著的减小花状球的粒径,加大比表面积。基于实验结果,一个可能的形成机制可以用来理解这种生长过程。加入柠檬酸钠制备的β-Ni(OH)2和NiO由于具有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而显示出了良好的电容性质,意味着可控制备层级纳米结构对其应用的重要性。(2)有机酸对α-Ni(OH)2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Ni(NO32为镍源,尿素为沉淀剂,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的α-Ni(OH)2杨梅状纳米结构,并且探讨了5种有机酸对产物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5种有机酸具体包括:顺丁烯二酸、氨基乙酸、磺基水杨酸、草酸和樟脑磺酸。结果发现:低浓度时,这5种有机酸对产物的形貌影响不大,但是均能提高产物的比表面和电容性质,而且随着加入量的增大,对比表面、孔径和电容性能的影响不尽相同。(3)Ni(OH)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在本章中采用改进的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之后以尿素为沉淀剂、水合肼为还原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Ni(OH)2/RGO复合物。经TEM、XRD、EDS能谱等表征方法对氧化石墨烯和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层间距增大至0.86nm,呈现单层片状结构,氧化程度较高;在Ni(OH)2/RGO复合物中,Ni(OH)2纳米片结晶性能良好,粒径大小比较均匀,随机分布于还原石墨烯片上,石墨烯片外基本上没有散落的Ni(OH)2纳米片。最后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Ni(OH)2纳米片、RGO和Ni(OH)2/RGO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i(OH)2/RGO复合物的比电容与单一的Ni(OH)2纳米片相比有较大的提高,其值达到779F/g,增加扫描速率后,复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
其他文献
通过对现有的两类可调人台体型变化数据的分析,对可调人台的调节方式、号型分档、主要截面造型、整体造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研制适合我国国民体型的可调人台提供依据.
文化部将对基层队伍实施轮训未来五年,文化部将对全国391万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文化部部署的这次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主要指县、乡、村三级专兼职文化队伍,包括县文
基于面部特征,人们可以快速对对他人的性别、情绪以及社会行为倾向进行准确的判断。本文系统介绍面部宽高比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特别是面部宽高比对负面社会行为(如欺骗)和正面
研究情景化用户偏好引导下的用户学术信息行为,是优化个性化学术推荐服务的基础。本文首先对情景化和用户偏好的概念进行解析,分析情景化用户偏好引导下的信息需求,进而对情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46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按
生物传感器是指利用生物化学和电化学反应原理,用固定化的生物材料(酶、抗原、抗体、激素、DNA、RNA)或生物体本身(细胞、细胞器、组织)作为敏感元件,将生化反应信号转化为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澜沧县尾叶桉类林(Eucalyptus uraphylla spp.)、次生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Pinus kesiya)3种林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以揭示云南山
本文关注到数据新闻人才匮乏的现实,从明确"文理兼容型"人才培养定位理念、搭建以计算机传播学为通识平台的教学机制、建立数据可视化的操作实训中心、建构数据新闻人才培养模
内部市场化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模拟市场交易方式来组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增强企业活力,在提高企业市场运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整体经
相转称催化反应,由于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操作简单,已成为一种应 用广泛的合成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翁盐共、聚醚类和近年来发现使用的杯芳烃类等相转移 催化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