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矿山是指在矿山环境扰动量小于区域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整个生产全过程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坏境影响最小化的矿业发展模式。2010年8月《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矿山企业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要求认真制定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矿山布局不合理、数量偏多、资源集约开发程度不高和综合利用水平低下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何确保黑龙江省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变得意义更为深远。本文旨在结合黑龙江省矿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黑龙江省绿色矿山考评指标体系,设立指标的评分标准、评分依据,并给出黑龙江省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工作思路以及技术路线。本次研究工作在充分考虑了创建绿色矿山的和谐评价影响因素后,参考各单位、各部门提出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菜单式多指标类型指标体系的方法,从三大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构建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涵盖了社会保障综合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和环境保护综合指标,其中社会保障综合指标又分为依法办矿、规范管理、企业文化和社会和谐四个部分;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分为资源利用和技术创新两个部分;环境保护综合指标分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三个部分。采用了线性加权平均法进行分值的计算。另外,我们把依法办矿设置成为一票否决指标,突出了评价指标的公正性和严肃性。通过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将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各项活动,督促矿山企业自觉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断改进开发利用方式,提高开发利用水平,促进节能减排,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合理开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和社区和谐,为黑龙江省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