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保守治疗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将化瘀消癥方和甲氨蝶呤(MTX)联合应用与单纯MTX的应用对病例的影响作对比,包括临床总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以及患者血β-HCG值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盆腔包块消散及吸收所需时间、阴道止血所需时间,以此揭示中药方结合甲氨蝶呤联合应用治疗早期未破损型气滞血瘀证异位妊娠的优势,为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提供客观的临床研究依据。方法:1.本研究所纳入的观察对象共55例,均来自2010年6月-2011年9月于湖北省中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人,治疗组28人,通过统计学检验分析分别比较患者的既往妊娠次数、年龄分布、治疗前血β-HCG值、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盆腔包块直径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可知结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28例患者用MTX粉针剂0.4mg/(kg.d),融入到5%葡萄糖溶液500ml里,静脉滴注5天,一日一次。于开始用药的第一天同步给予中药口服,日一剂,14天为一个疗程,随访3个月。对照组的27例患者仅给予MTX静脉滴注,方法同治疗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总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盆腔包块吸收与消散所需时间、阴道止血所需时间的对比情况。3.统计学检验方法研究中得出的所有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观察指标的不同,计数资料选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选用t检验,以x±s表示。结果:1.在临床总疗效方面治疗组共28例患者中有效20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共27例患者中有效为15例,显效为3例,无效有9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2.根据中医证候疗效的判定标准比较,治疗组28例中痊愈10例,有效12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27例中痊愈5例,有效11例,显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4.07%,两组之间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用药后中医证候积分为2.96±1.23,对照组为9.59±1.95,经统计学检验可知两组之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比较,治疗组为10.29±2.72,对照组为14.67±2.73,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妊娠盆腔包块吸收时间比较,治疗组为22.59±3.45,对照组为27.34±3.85,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止血所需时间比较,治疗组为5.75±2.18,对照组为10.96±2.3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在副作用方面,在用药过程中,治疗组有7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对照组有1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并伴有轻度肝功能指标异常,两组患者发生的副反应均为一过性的,停用MTX后可恢复正常。结论:中西医结合药物保守治疗早期未破损型气滞血瘀证异位妊娠,能弥补单纯应用西药的不足之处,加速血β-HCG值下降,促进盆腔异位包块的吸收与消散,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单纯应用MTX的不适反应。减少了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是目前临床上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