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不确定性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截止2006年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2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13倍多,人均GDP则由381元上升为16084元。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1978年居民消费年平均支出为184元,2006年增长为6111元,其中城镇居民的增长尤为迅速,由人均405元跃升为10359元,扣除价格影响因素,每年平均增长6.3%。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国有企业改革,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也都发生制度上的变化,这些变革一方面使得城镇中涌现出大量的失业人员,另一方面导致居民的教育、医疗和住房消费支出大大增加,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方面人们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都对消费产生了影响,为了防范未来的风险或维持将来较高水平的消费,人们减少当期消费,积累储蓄。这样就导致了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消费率的持续低迷。   西方预防性储蓄理论正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性下的消费,国内已有学者运用预防性储蓄理论就不确定性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研究,但多采用迪南的模型,且多从收入不确定性入手。然而自从上世纪末以来,随着改革在教育、医疗、住房领域地不断深入,支出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越来越大。   本文利用预防性储蓄理论,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并从支出不确定性入手,选择消费支出中比重较大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三者的支出不确定性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实证检验支出不确定性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首先选取中国1991-2006年各城镇相关消费支出的数据,构建成所需的面板数据,并计算出三项支出的方差,以此作为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然后在缓冲存储模型理论基础上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最后将支出不确定性与收入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的消费影响加以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支出不确定性对人们的当期消费存在显著影响,并且支出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大于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消费不足的原因,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一、完形填空  A lecturer was giving a lecture to hisstudents on stress management. He 1  aglass of water and asked the audience, “How 2 do you think this glass of water is?”
产业分工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区域问各个城市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水平选择发展不同的行业,既有利于实现产业集聚效应,也有利于专业
涨跌幅限制与停牌是我国股票市场中起主要作用的两种稳定机制,其设立目的是“保持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涨跌幅限制和停牌通过对股票市场中异常波动的及时阻止和向市场中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体制机制积累的弊端以及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在传统比较优势逐渐下降,经济运行缺乏平稳基础、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条件下,当务之急是启动经济
词汇是英语课程知识学习开展的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推进,对初中英语课程开展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词汇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重
期刊
随着FDI在华规模日益扩大,国际资本已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直接参与到中国的的经济发展中,成为中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中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