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索男女体重指数单独及共同作用对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资料和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一、收集2009.09-2013.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的女性病例5596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亚洲人体重指数(BMI)标准,将女性按不同体重指数分为:低体重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23kg/m2),超重组(BMI23-25kg/m2)和肥胖组(BMI≥25kg/m2)。以体重正常组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IVF/ICSI助孕妊娠结局。二、收集2009.09-2013.06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治疗男性病例5597例,根据BMI不同进行分组,分为低体重组(BMI<18.5kg/m2)、正常组(BMI18.5-23kg/m2)、超重组(BMI23-25kg/m2)和肥胖组(BMI≥25kg/m2)。比较不同BMI分组男性精液情况和胚胎情况。三、2009.09-2013.06期间行IVF/ICSI助孕的32371周期,复苏周期11022个,最终选取12629个新鲜IVF/ICSI周期建立队列。对比不同BMI分组不孕夫妇BMI值单独或共同作用对IVF/ICSI助孕后活产率的影响。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等分析。结果一、女性BMI值对IVF/ICSI助孕过程及结局的影响。一般情况比较,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重指数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组与肥胖组Gn天数、Gn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Gn天数较其他组增加。肥胖组获卵数较正常体重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组获卵数与低体重组及超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获卵数、受精数、2PN数、卵裂数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质胚胎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获卵数、受精数、2PN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组与低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间临床妊娠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流产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组活产率较正常体重组降低(P<0.05)。二、男性BMI值对IVF/ICSI中精液质量及胚胎情况的影响。IVF周期中男性BMI指数与精液量、正常精子形态比率间存在相关性,但非线性关系。ICSI中的男性BMI值与a级精子比率、a+b级精子比率及精子存活率间有相关性,但非线性相关。不同BMI分组中男性年龄增加BMI指数增加(P<0.05)。IVF周期中正常体重组较肥胖组精液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F周期中,肥胖组正常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均较正常体重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I周期中肥胖组精液密度、a+b级精子比率、精子存活率较正常体重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组与其他组间在正常常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男女双方BMI值对IVF/ICSI活产率的影响。在12629个IVF/ICSI周期中,总活产率为33.8%(IVF活产率34.4%和ICSI活产率34.6%及R-ICSI31.0%)。女性低体重组和肥胖组行IVF治疗后活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和肥胖组活产率分别降低了18.5%(95%CI0.718-0.925)和20.6%(95%CI0.620-0.923)。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活产率也呈现下降趋势。男性肥胖组和正常组相比活产率降低11.1%(95%CI0.792-0.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I和R-ICSI治疗周期中,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并没有显示BMI与活产率下降有明显趋势。IVF周期中,女性BMI≥25kg/m2且男性BMI<25kg/m2与女性BMI<25kg/m2且男性BMI≥25kg/m2组有活产率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OR值分别为:0.805及0.815。而夫妇双方BMI≥25kg/m2组其活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IVF/ICSI周期中随着年龄增长男女双方的BMI值升高。2、女性BMI的升高增加了IVF/ICSI助孕过程中Gn的用量及时间。3、女性BMI过低降低IVF周期活产率;4、女性BMI值过高可能升高IVF/ICSI流产率,降低活产率;5、男性BMI与精液质量有相关性但非线性相关;6、男性BMI过高可能对通过影响精液和胚胎质量降低IVF周期活产率;7、男女双方BMI过高均会降低IVF周期活产率,而ICSI周期中未见类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