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孕中期胎儿结膜上皮干细胞定位特征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mum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孕中期胎儿结膜上皮干细胞定位特征的初步研究 目的 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孕中期不同胎龄胎儿结膜上皮细胞中,k7,k14,k19,P63和PCNA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人胎儿结膜上皮干细胞的定位特征。 材料和方法 1.材料选择 取正常引产六小时内的胎儿。17周两例,19周两例,20周两例,23周两例,合计8例16支眼。所有病例无遗传病史和孕期感染史,且取材经过胎儿家属及医院的许可。 2.组织标本制备 连眼睑取出完整眼球,除去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睑缘保留)剪除后部巩膜,取出玻璃体及色素膜,沿眼球矢状面剪取眼球组织块(呈窄条状,包含睑缘、全部睑结膜、球结膜、穹隆部结膜和部分角膜组织)。40g/L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将组织蜡块制成3-5μm的切片。 3.SP免疫组化染色 采用两步法,严格按照SP试剂盒(购自福建迈新公司)说明书程序操作,k7,k14,k19,P63和PCNA抗体(购自迈新公司)的工作浓度为1∶100。取相应切片按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切片脱蜡至水,新鲜配制30ml/LH2O2室温孵育10min以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修复抗原,将切片放入柠檬酸缓冲液,微波炉加热10min。待其自然冷却后用正常兔血清室温封闭20min,除去多余血清,滴加一抗(1∶150),室温孵育70min,PBS洗3次。滴加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室温孵育15min,PBS洗3次。DAB显色4min,苏木素复染,切片脱水,透明,封闭,空白对照以PBS代替一抗。K7、K14、K19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二位,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每年新发病例超过了世界胃癌发病总人数的40%。更为严峻的是,多数患者都是
背景与目的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IFV),简称流感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流感长期以来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几年研究发现,禽流感等可以跨越种属差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对三亚运动休闲城市创建基础与实现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社会环境基础、气候生态环境资源、热带休闲
课程思政教育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共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理工类课程一直是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的短板.有鉴于此,本文在明确课程思政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