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研究——来自湖南娄底的调查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b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在农村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状况令人堪忧。要促进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必须了解该门课程在农村学校的实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湖南省娄底市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家长为研究对象,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各环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走访,发现目前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仍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在思想认识方面,领导部门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不到位,教师对课程性质的理解有偏差,公众关注度不够且对教育质量评价有片面理解;在管理制度方面,课时安排缺乏灵活性,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课程实施没有长期性和整体性规划;在师资方面,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且专业素养偏低;在课程资源方面,硬件设施缺乏,对现有课程资源的利用低效、片面,对潜在课程资源的挖掘重视不够;在评价体系方面,学生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对教师评价重视不够,学校评价尚未落实。经分析,上述问题可能的致因是:在思想方面,传统教师文化的制约,“跟跟主义”办学思维难以突破,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管理制度方面,缺乏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政策制度,课时不足及管理缺乏灵活性;在师资方面,部分教师专业能力欠缺,教师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在社会支持方面,办学条件差、经费紧缺,宣传不到位、家庭支持不足。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因为,尝试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确立新的教育观念;二是考虑农村教育实际,建立并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三是与农村教师培训相结合,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四是变农村“劣势”为优势,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五是凸显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性”,采取有效的活动形式。
其他文献
当前,珠三角地区“技工荒”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为加快对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将目前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满足适应珠三角地区企业经济发展所
心理理论是理解自己和他人愿望、信念、意图等心理状态并据此推断他人行为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意图理解是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图(intention)是某种心
摘要:语文课程是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语文课程的教学,抓住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黄金时期,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就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中心,对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法;应用意
科学技术是推动当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股洪流,随着科技产业的不断兴起世界范围内教育家都意识到为公民提供优质的科学教育迫在眉睫。然而,建模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过程,模
当前,高校间高水平运动员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地处区域劣势、外部资源有限的西部高校,如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一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