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已经在不停探索中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同时,也是未来贫困治理成效提升的关键期,抓好此项工作决不能放松。苏尼特左旗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纯牧业少数民族边境旗,系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疆少数民族旗县之一。其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牧区贫困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现虽已实现全面脱贫,但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也不意味着今后将没有贫困人口,实际中牧区贫困治理的难点依然存在,减贫能力仍需提升。牧区贫困的各方面因素往往区别于农区贫困,不仅是经济收入较低的体现,其生态环境的脆弱、地理条件的局限、自然条件的恶劣、信息传递发展滞后等的因素都会造成贫困的产生。所以,研究牧区贫困治理必须考量经济、政治、生态、科技等方方面面。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贫困治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治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入户访谈法对苏尼特左旗牧区贫困治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具体研究了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牧区贫困治理工作现状和脱贫情况,分析了贫困治理在牧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牧区贫困治理的可持续性对策和建议:强化牧区贫困治理理念与治理工作并进,以多样化的贫困治理方式拓宽治理成效,贫困治理主体多元化、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加强贫困治理监管等,为牧区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提出切合实际的思路与对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