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张扬,百姓的疯狂——受众意识与流行音乐传播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传播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作为媒介信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有关受众的意识、心理等因素近年来成为比较热门的研究内容。受众意识的研究由来已久,有比较系统的大众传播学理论作支撑。但是,如何才能在流行音乐传播中把握受众的特点(自在性、自主性、自述性、归属性),以正确、健康引导受众,实现传播价值,目前没有专门论述。作为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接收者,也作为整个传播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受众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模式和传播效果,也影响到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作为音乐传播学研究的范畴,在现代人类文化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流行音乐传播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由于国内从事音乐传播学研究的学者的学历背景、所处环境、考量角度的不同,从传统的音乐学角度出发,以研究“音乐本体”为中心来研究流行音乐传播现象的居多。而真正从大众传播学的视角,把音乐及其相关事项视为人类文化信息的一种,以“音乐信息”的构成类型和创制,传播行为、方式和途径,传播的效果与反馈等人类音乐文化信息系统及其传播运行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并不是很多。本论文试图去解读流行音乐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运行规律。 音乐传播学注重与传播实践的联系,从学理层面对人类历史文化中的音乐传播现象进行全面考察。本文将针对当今热播影视剧音乐和网络音乐的广为流传(《水浒传》、《大长今》、《老鼠爱大米》等)、各类选秀节目(央视“青歌大赛”、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东方卫视《莱卡我型我show》等)中歌唱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受众在流行音乐传播中的从众心理,青少年在媒介导向中的非常态表现等现象,关注其所引起的传播规律和文化思考。如何做好大众音乐传播的“把关人”、如何应对大众传播中的“审丑”心态在流行音乐传播中的蔓延等,都是论文需要思考的点。 从目前的学术现状看,大众传播学和音乐传播学的研究趋势更加深入化、系统化、细致化,与媒介各种形态的联系更加紧密。而音乐传播热点现象的层出不穷,如《超级女声》、“青歌大赛”、网络“恶搞”音乐等等,急需分析、归纳其传播规律。 在论文写作中,我针对自己的思考,进行了大量的查阅资料工作;也进行了与媒体的横向、纵向联系与比较;深入挖掘、争取吃透大众传播学的理论部分:积极与导师沟通,向其他教授请教,取得帮助;和国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建立联系,及时请教之;与本科生(新闻与传播学院03级播音主持班、05级电视编导班)在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在大学生中进行了对受众意识与流行音乐传播的问卷调查工作,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对有效的180个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主要结论: 音乐传播学未来的发展应该呈现多元化、丰富化,与快速发展的媒介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且会对社会现象做出及时、快捷、直接的反映,流行音乐传播更应该体现这一点。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受众对于流行音乐传播的选择、参与、理解,对于媒介的沟通、互动、反馈都会直接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只有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我们才能去把握未来随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而出现的文化现象,以更加准确地做出传播导向的判断。
其他文献
从2001年到2006年,《时代》周刊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连续报道根据不同时期美国社会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报道方式与写作方法,充分运用各种传播学技巧,起到了构建社会主流文
2013年我国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集体,上台伊始就提出要深化改革,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经济层面,甚至创造出“李克强经济学”这一概念。本文主要研究国外主流媒体对于李克强经
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业的大门逐渐向世界开放,尚未完全市场化的中国的金融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信用卡作为一个高盈利、低门槛的金融产品,是外资金融巨鳄进入中国金融市
期刊
同任何文化形态一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其生存和发展需要媒体的传播。尤其在大众传播时代,体育的传播和发展已离不开媒体,媒体也离不开对体育的报道。体育运动通过传媒
新世纪以来,各种自然和社会突发事件频发,媒体在沟通信息、引导舆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电视媒体,依赖在声、画方面的显著优势,第一时间传递现场消息,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