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产品牌全球市场份额逐年增加。2016年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居全球前五的华为、OPPO和vivo市场份额合计为26.7%,但利润总额仅占行业的4.4%,而苹果、三星两家拿走了行业超过90%的利润。虽然我国智能手机厂商通过低价策略迅速攻城略地,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是目前正陷入“高市场份额低利润率”的尴尬境地,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正是本文研究的初衷。本文主要以新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策略性行为理论以及产品差异化行为理论来构建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行为分析的基本框架,在考察我国智能手机行业的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市场行为的视角,运用定性描述、定量分析、案例分析以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智能行业存在的核心技术缺乏、产品同质化和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在研发行为上,虽然在理论上证明了合作研发更有利于行业发展,但是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厂商更倾向于独立研发。(2)在产品差异化行为上,虽然我国智能手机行业是中度产品差异化行业且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但是新进入厂商只要能够找到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的点,避开在位厂商设置的种种行业壁垒,成功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是可能的。(3)在价格行为上,由于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存在明显的层次性,厂商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市场上采取不同的价格行为。在中低端市场上提高性价比并结合细分市场特性采取不同价格行为,在高端市场上采取低价策略渗透,避免引起在位厂商实施进入阻挠策略行为。本文基于产品差异化和价格行为对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行为与市场结构和绩效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产品差异化行为与市场结构关系的定量分析中,采用回归方法对代表产品差异化行为的新上市机型数量与代表市场结构的HHI进行回归,并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智能手机行业产品差异化行为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程度。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智能手机行业新上市的机型数与市场结构变量HHI反方向变化,两者之间互为因果,但是产品差异化行为对市场结构的改善要强于市场结构对产品差异化行为的影响。在价格行为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定性分析中,本文采用勒纳指数说明价格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关系。分析发现: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存在明显的层次性,在不同层次的市场上,勒纳指数的大小不同。在低端市场上,勒纳指数较小,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在中高端市场上,勒纳指数大,市场集中度高,市场竞争程度低。在高端市场上,当新的厂商进入这个市场,会增加市场竞争程度,迫使在位厂商降低价格,改善行业绩效。基于上述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基于市场行为视角提出加强合作研发、重视品牌建设,明确产品定位,积极进军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