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录病毒介导EGFP基因标记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及标记细胞的颅内移植实验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1年Evans和Kaufman成功地从小鼠的胚泡里分离出内细胞团,体外培养出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Stem Cell)后,近年来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的分离、体外增殖、诱导分化以及干细胞的移植实验逐步取得成功。NSCs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能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修复以及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同时,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可以对神经干细胞进行不同的遗传学修饰,以满足不同的科研及临床治疗需要。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RV)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高效基因转移方法,它借助逆转录病毒DNA载体与外源基因重组后,经包装细胞系产生缺陷型重组逆转录病毒,该病毒可以成功地感染靶细胞,将外源基因整合于染色体基因组中,并得以在靶细胞中表达。 神经干细胞移植于活体动物模型后,可能发生死亡,或者能存活、分化,甚至与宿主神经组织进行整合。有效的检测外源输入性神经干细胞的转归,对于判断移植疗效极其重要。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由水母中克隆得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是其人工改造型,有其独特的优势,是目前细胞生物学示踪剂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实验分离培养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并以逆转录病毒介导EGFP基因标记神经干细胞,探索其可行性。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对成年大鼠进行致伤打击,并以EGFP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做颅内移植实验的初步研究。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与体育课密度测量密切相关的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划分存在已久,且一成不变,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较大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课堂
本文通过阐述自己编创经历中对舞蹈作品结构把握与细节处理的实践及感受,论述了舞蹈创作中结构与细节对舞蹈作品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旨在将亲历的舞蹈编创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
目的: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大中手术后糖代谢红细胞糖酵解通路受抑制,另两条糖代谢的次要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和多元醇途径)活跃。我们推测这与氧化应激有关。本实验通过对红细胞
目的在于通过运动和心理健康干预辅以行为矫正来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进行干预,探讨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干预的方法和效果。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创伤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脑水肿的影响,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本文基于对H网通的人才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多维度统计分析,紧密围绕固网运营商业务转型和网络转型战略,为H网通提出了人才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就H网通人才规划的具体推进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后心肌组织及缺氧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中HIF-1 α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方法:实验模型1、乳鼠心肌细胞在1%O2、5%CO2和94%N2的混合气体中
背景: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临床常见疾病,早在1939 年Wib erg提出了髋臼发育不良(Acetabular dysplasia ,DDH)的概念。DDH 多数到成年期被查出。DDH 是其髋臼浅而垂直,头臼不称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2000 年6 月~2005 年4 月我院实施的14 例肝移植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 例肝移植患者
目的:总结吸脂术后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时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统计分析吸脂术后出现脂肪栓塞症状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程序,对其过程特点加以总结。结果:确诊的6例患者经及时抢救治